最近常听同事讲她朋友的故事,比如有个朋友喝口水就发胖,还有个朋友明明长得很可爱却没有对象。
我时常在想,她说的这个朋友到底是不是她自己。
今天,她又跟我分享了她一个朋友的真实故事。
在上大学那会儿,大晚上的如果要出去活动,首选一般是去KTV唱歌,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朋友,他的歌声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这一切还要从那年夏天,他一首周杰伦的《七里香》说起。他一开嗓,我觉得把歌词里的麻雀都唱飞了。整首歌406个字没有一个字在调上,如果不是歌词、MV就摆在眼前,我是准准不知道他唱的这首歌是周杰伦的。
更致命的是,他唱歌的调子后劲儿太大了。以致于我现在听《七里香》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旋律竟然是他开发的那种。
大家都知道,把歌唱得好听是一种本事,不过,要把歌唱出一个“船新版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巧不巧,极少数的人(全世界约4%)天生就有这种“天赋”。但先别急着酸,因为这种“天赋”实际上来源于一种先天性疾病——失乐症。
在一般社会条件下长大的正常人,普遍都具备一定的音乐认知能力,比如能够辨识音高(“哆”、“咪”、“嗦”)、掌握节奏(“咚、咚咚、咚咚咚”)、识别旋律(不同音高的音按照节奏有规律出现)等。
但先天性失乐症患者,他们丧失了对音乐的正常认知功能,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歌曲唱正确。就像无法识别节奏的患者,他们就听不出歌曲中的节奏,也就是我们俗说的“卡点”。
不过有趣的是,如果没有音乐,他们是可以正常跳广场舞、做广播体操的,甚至喊着劳动号子抡大锤,但就是无法跟着音乐一起舞动。
目前对这种症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神经心理学领域。而对许多失乐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当人大脑处理音乐信息时,各个皮层区域基本都有参与,当然主导者为听觉皮层,其他的运动皮层、边缘皮层和小脑也会时不时搭把手。
遇到更加复杂一点的,比如需要记词或投入感情,则涉及到与记忆或情绪相关的神经通路和脑结构。
这些组织的异常都有可能导致失乐症。例如,在我们右半脑有一个结构叫额下回(IFG),失乐症患者这里的脑白质要比正常人少,而且皮层也更厚,从而导致与音乐相关的神经回路发育不良。
d表示右额下回
此外,患者不仅不能辨识音高、感知旋律,连日常的语言交流都有可能因为无法识别音调而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这种症状常常还会伴随着失语症同时发病。
除了上面这种不可抗力因素之外,生活中依然还有许多唱歌不着调的“选手”,抛开“嗓子不舒服”这种临时性借口,他们还有可能是由于“语音转换能力”偏弱所导致的。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看纸质书的小伙伴,或者喜欢在电子设备上看书的,当我们在阅读一长段文字时,嘴巴会不自觉地进行默读,从而在脑子中形成一段“听觉影像”。
同理,唱歌也是一样。
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做了一项实验,邀请了46位没有音乐经验的志愿者,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听一首歌。
完事之后,研究人员让他们重复刚才所听歌曲中的一段旋律,结果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比较准确地唱出来。
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人在唱歌之前,大脑会给你输入之前那首歌的“听觉影像”,唱的时候只需要把这段影像输出就好了,包括音调、音高、节奏等信息。(虽然看上去和短期记忆也有关系,但确实关联不大)
没有“听觉影像”的人群则很难唱出正确的旋律。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相当于我们脑子中内置了一个“Siri”(语音助手)。当你向她提问的时候,如果是她知道的,她会回答你;而如果不知道...
可事情也没这么简单,我相信不少人听别人唱歌时,脑子里其实早就模拟了好几遍,就仿佛周杰伦跑到我脑子开了一场私人演唱会,然后就萌生了我上我也行的大胆想法。
可接过话筒一开口,整个人就像开了变声器似的,从萝莉音变成了公鸭嗓,与脑海中的那个声音想去甚远。
实际上,除了脑子里要“有货”,喉部、嘴唇附近的肌肉也要配合。
另一项研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测量了人在唱歌时特定肌肉的活动情况,结果只有喉部和嘴唇产生了较明显的活动。
此外,对于唱歌音调在线的人群,成像显示他们的喉咙肌肉活动并不强,相反地,唱歌老是跑调的人群肌肉活动更加突出。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以后唱歌不要扯破了喉咙喊麦好吗!!!
最后,教大家怎么改善五音不全。
多加练习是肯定的,比如时不时约几个朋友去KTV放松一下,从简单、熟悉的乐曲开始培养视唱能力,并寻找适合自己的肌肉活动方式,可以比较明显改善唱歌“跑调”的问题,可能就是有点费朋友...
来源: 趣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