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布有肋下神经和肋下动、静脉。带脉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直刺0.8—1寸。
名称释义带脉。带,指束带。本经属足少阳胆经在季胁下1.8寸,为带脉经气所过处,主治妇女经带疾患,故名。
定位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处。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
主治1. 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小腹痛等妇科病证;
2. 胁痛,腰痛。
操作斜刺0.8—1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配伍配白环俞、阴陵泉、三阴交主治带下病。
功效健脾利湿,调经止带。
附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申荣_ - 博士 - 北京仁医堂(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