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止汗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增补辨证录》卷七。为补益剂,具有滋阴清热,益气敛汗之功效。主治阴虚火动,夜间发热,盗汗不止,心烦,舌燥,脉象细数。
歌诀补阴止汗功效奇,熟地山萸地骨皮,白术二参桑五味,气阴不足盗汗宜。
趣味记忆补阴止汗功效奇,熟地山萸地骨皮,白术二参桑五味,气阴不足盗汗宜。
组成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人参二钱,白术三钱,地骨皮一两,沙参三钱,北味子一钱,桑叶十片。
用法水煎服。二剂汗少止,四剂汗乃止,十剂汗不再出矣。
功用滋阴清热,益气敛汗。
主治阴虚火动,夜间发热,盗汗不止,心烦,舌燥,脉象细数。
方义熟地黄、五味子、山茱萸滋阴敛汗,沙参、人参益气生津,白术健脾,桑叶、地骨皮清热。诸药合奏滋阴清热,益气敛汗之功效。
加减化裁表虚汗多,加黄芪;血虚心悸,加酸枣仁。
使用注意阳虚汗出者。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宋昊翀 - 中医学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