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素数是指正因数只有1和本身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正整数,“孪生素数”则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例如3和5,17和19等。而随着素数的增大,下一个素数离上一个素数应该越来越远,故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猜想,存在无穷多对素数,他们只相差2,例如3和5,5和7,2003663613×2195,000-1和2003663613×2195,000+1等等。1
素数定理说明了素数在趋于无穷大时变得稀少的趋势。而孪生素数,与素数一样,也有相同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比素数更为明显。
由于孪生素数猜想的高知名度以及它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联系,因此不断有学术共同体外的数学爱好者试图证明它。有些人声称已经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然而,尚未出现能够通过专业数学工作者审视的证明。
1849年,波林那克(Alphonse de Polignac)提出了更一般的猜想:对所有自然数k,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 (p,p + 2k)。k= 1的情况就是孪生素数猜想。
发展史素数——那些因数除了1就是他们本身的数们——就像代数的原子一样。从欧几里得——他在2000年前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开始,它们就让无数数学家们为之倾倒。
因为素数从根本上和乘法相关,理解他们和加法相关的性质就变得很困难。一些数学上最古老的未解之谜就和素数和加法相关,其中之一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存在无 限多组差为2的素数对。另一个则是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猜想提出所有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在自然数列的起始部分存在着大量的素数,但是 随着数字变大,它们变得越来越稀少。举例来说,在前10个自然数里,40%都是素数——2,3,5和7——但是在所有的10位数里,仅有4%的数是素数。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数学家们掌握了素数减少的规律:在大数中,连个素数之间的间隔大约是位数的2.3倍。举例说明,在100位的数中,两个素数的平均间 隔大约是230。
但是这只是平均而言。素数通常比平均预计的更加紧密的出现,或者相隔更远。具体来说,“孪生”素数通常扎堆出现,比如3和 5还有11和13,他们的差仅为2。而在大数中,孪生素数似乎从没有完全消失(详见本词条的最大值)。
1849年,法国数学家阿尔方·波利尼亚克提出了“波利尼亚克猜想”:对所有自然数k,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p,p+2k)。k等于1时就是孪生素数猜想,而k等于其他自然数时就称为弱孪生素数猜想(即孪生素数猜想的弱化版)。因此,有人把波利尼亚克作为孪生素数猜想的提出者。
从那时开始,这些猜想的内在吸引力冠予了它们数学的圣杯的称号,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虽然有很多数学家们致力于证明这一猜想,他们还是不能排除素数的间隔会一直增长最终超过一个特定上限的可能。
1921年,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代和约翰·李特尔伍德提出一个与波利尼亚克猜想类似的猜想,通常称为“哈代-李特尔伍德猜想”或“强孪生素数猜想”(即孪生素数猜想的强化版)。这一猜想不仅提出孪生素数有无穷多对,而且还给出其渐近分布形式。中国数学家周海中指出:要证明强孪生素数猜想,人们仍要面对许多巨大的困难。
证明孪生素数无限多素数两性定理大于3的素数只分布在6n-1和6n+1两数列中。
6n-1数列中的合数叫阴性合数,其中的素数叫阴性素数;6n+1数列中的合数叫阳性合数,其中的素数叫阳性素数。
阴性合数定理
6[6NM+(M-N)]-1=(6N+1)(6M-1)
6[6NM-(M-N)]-1=(6N-1)(6M+1)
在6n-1数列中只有这两种合数,余下就是阴性素数了,所以就有阴性素数定理
6NM+-(M-N)=/=x(阴性不等数)
6x-1=q(阴性素数)
阳性合数定理
6[6NM+(N+M)]+1=(6N+1)(6M+1)
6[6NM-(N+M)]+1=(6N-1)(6M-1)
在6n+1数列中只有这两种合数,余下就是阳性素数了,所以就有阳性素数定理
6NM+-(N+M)=/=X(阳性不等数)
6X+1=P(阳性素数)
(N M两个自然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