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你有没有想过,鲸鱼在海里去世后,它们的身体会去向哪里?”
一 等待,等待
“3598,3599,3600,1,2,3……”百无聊赖的小乐已经不知道是数了第几个一个小时了。一个多月以前,她还兴高采烈地得知自己将登上科考船,前往南极洲附近海域考察。但她万万没想到,当科考船遇到一只垂垂老矣的蓝鲸后,就停止了前进。最近这大半月,科考船一直在围着这只蓝鲸打转。
现在本来就是南半球的夏天,南极洲附近的白天显得特别长。回想起自己初见海洋时的兴奋,小乐觉得自己一定是做下了人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我觉得我们像一只无头苍蝇,在茫茫大海里漫无目的地打转,”小乐不甘心地在甲板上跺了跺脚,“不,用你们那个年代的一部电视剧来说,我们真的就是汪洋里的一条船,没有舵、没有船桨那种。”小乐的眼眶有些发红,声音也有些颤抖。
“好了,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老柯缓缓走到小乐身旁,拍了拍她的肩膀。老柯是本次科考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也是他亲自通过了小乐的报名申请。
“知道我在想什么,却还是在这里打转。”小乐撅起了嘴。
老柯没有反驳,长舒了一口气:“我想,今天应该是最后一天了……”
“我们的科考任务这就结束了?”小乐有些吃惊。
不过,当她顺着老柯的眼神,再看向那条鲸鱼时,情况有些不对劲。一个月以来,这条鲸鱼虽然越游越慢,但好歹还是能凭本能维持平衡。现在,它似乎真的大限已至,身体一歪,体侧的鳍在海面若隐若现。
二 渐隐的身体
“小乐,你有没有想过,鲸鱼在海里去世后,它们的身体会去向哪里?”
“嗯……我怎么会知道。不过,会不会像《泰坦尼克号》里落水的人们那样,在漂浮一段时间后会沉入海底?”小乐猜测道。
这话只说准了一半。大海里除了鲸鱼,当然还有其他的海洋动物。这么巨大的一只食物来源,这些原本为了生存就会不顾一切投机取巧的动物们,怎么会放过这么大好的一次机会呢?
不知何时,环伺已久的投机分子已经到达了盛宴的现场。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此时已经是炸开的盛着水的鼓面,像是有好几个看不见的鼓槌在疯狂敲击着它。炸开的海浪让人看得不真切,但隐约能见到好几个血盆大口在蓝鲸的身体上摆动,就像小乐在校门口见到的卖冰淇淋的阿姨,用冰淇淋勺从保温桶里挖出冰淇淋球一样。血盆大口每一次出现,都很快带来“啪嗒”“啪嗒”的声音,然后还能看见一条条肉块,从蓝色中分离,再在粉红色中消失。
小乐看呆了,她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这种巨大力量。该说是残酷吗?不,这是生命的轮回吧。
“现在,这艘‘泰坦尼克’真的要沉了,”老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到了甲板上,“你跟我到会议室来。”
小乐一边侧身向舱室走去,一边还是忍不住目不转睛地看着海面舞动的水花风卷残云。在踏进船舱的那一刻,她看到,原本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沉下去了。
三 见所未见
“就这么结束了?”小乐低声念叨着。
跌跌撞撞,小乐心里只有无尽的后悔。没想到自己的科考之旅实际上是给鲸鱼送最后一程,现在鲸鱼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全程,小乐自己的科考行程应该也到了尾声……
“小乐,怎么还是闷闷不乐的?咱们的行程还有好几周,糟糕的心情对于出海而言可不是好事呀。你先抬起头来看看。”
“啊!”与其说这里和小乐平时看到的会议室不太一样,不如说这里根本不是会议室,而是海面以下,天花板上还泛着粼粼波光。
“老柯,科考船原来有海底玻璃全景观景舱啊,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
老柯只是神秘地一笑:“你往前走一步试试?”
小乐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深渊,畏首畏尾地挪动了一小步,脚尖却撞上了一支看不见的椅子腿,疼得大叫了一声。
“我们现在其实在海里……”老柯这样说也不全对,确切地说,他们只是看起来像是在海里,“你还记得会议室的桌子中间有一只球吗?”
小乐当然记得,登船那天,她还好奇地向老柯专门问过它,老柯却语焉不详,很快将话题转到了科考船的救生设备上。
“你是说,我们现在就在那只球里?”小乐有些不可思议。
“算是吧。”老柯笑笑。
原来,那只“球”其实是老柯特地准备的水下探测机器人,配有360度的全景摄像机,再通过会议室里的全息投影设备,让小乐和老柯能看到机器人所处的实时场景。
“你看,那只蓝鲸。”老柯提醒道。
小乐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先前眼熟的蓝鲸,已经像残缺不全的拼图那样,只剩下藕断丝连的几块碎片,让人可以勉强辨识出它的样子,没有血色,只有白得瘆人的肉块在随着暗涌有气无力地摆动。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会在南极附近发现这只蓝鲸呢?”
“我有在书上看到过,南极洲附近从海底涌上海面的洋流,会让无数营养物质扶摇而上,出现在靠近海面的位置,加上光照,大量的藻类会在海面与浮冰之间自由生长,这些浮冰就成为了南极磷虾的‘食堂’。集聚成部落的磷虾,也成为了蓝鲸的心头好,只需一大口,就能将相当数量的磷虾收入肚子中,”小乐顿了顿,“我想这是蓝鲸就是来磷虾食堂打饭来了,但没想到是最后一顿。”
但谁能想到,这些看起来可以吞食天地的巨兽,死后也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呢?
“成为其他动物的盘中餐还好,奈何它也曾被人们无情地当作过原材料。”老柯说的是20世纪初期到中叶,全世界兴起的捕鲸热。和你猜想的有些不一样,我们熟悉的捕鱼通常是为了获取宝贵的鱼肉(当然,鲸鱼并不是鱼)。但捕鲸热的浪潮中,相比鲸鱼肉,人们更在意的是另一样能带来真金白银的东西——鲸油。在那个石油还不是触手可及的年代,鲸油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还不可撼动,比如用来照明、工业制造和当作润滑剂。
“好在现在已经不允许捕杀蓝鲸了。”小乐补充道。
“可那又如何呢?蓝鲸还是属于濒危物种。虽然现在捕鲸狂热早已消散,船只碰撞、渔网缠绕带来的直接伤害,冰川融化导致的环流瓦解、食物减少,仍然威胁着这些远古而来的巨兽……”老柯感叹道,“真不希望这种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并且可能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动物,就这样走下历史舞台啊。”
1938年,也是在南极附近的海域,人们曾捕到一头身长约30米、重达177吨的蓝鲸,这是可靠性非常高的一次科考记录数据。这样的块头,即便是动物园里看起来高大巍峨的非洲象,也瞬间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四 神秘来客
不像在陆地上,蓝鲸遗体在海里的下落过程缓慢而优雅,你甚至可以理解为是虽然迈着小碎步但肯定地知道自己的终点的老太太那样,不慌不忙地以自己的速度向着海底前进。
“这就是鲸落吧?”小乐转头问道,“它最终会沉入海底,用自己的死亡在贫瘠不堪的大洋底部创造一片绿洲,在接下来的几十上百年里,为其他动物带去营养来源。”
小乐的声音有些飘忽,一方面还是亲眼目睹带来的震撼,另一方面,是不确定。毕竟,这头蓝鲸的遗体还没有见底,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跟踪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头遗体上将发生的事情。
“这还不是全部。”老柯只淡淡的说道。他双臂在全息投影上一划,就像两根手指在触摸屏上张开,达到了将画面放大的效果。
一团黑影若隐若现。虽然不如蓝鲸的遗体巨大,但小乐还是能看出这也是个大家伙。
“那又是什么?现在水下机器人所处的深度都快2000米了,还会有什么大型生物会来赶赴这场迟到的美宴呢?”
“睡鲨,能活上400年,目前海里最长寿的脊椎动物。不过,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老柯轻声发出语音指令,球形的水下探测机器人应声附在了蓝鲸的尸体上,等待这位神秘来客的到来。
看来,小乐的科考之旅,远远还没结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