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培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作为一名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董事长对《意见》中所提出的“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特别是“企业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企业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产品推广、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感触颇深。

2018年,我带领创办的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走进了第15个年头。在不断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争振兴民族国产仪器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依赖于科技创新人才,而科技创新人才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打造民族的希望之光的根基一定在科普教育。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初步尝试专门构建了一个致力于为青少年和科技教师提供磁共振研究性学习体验的科普团队。我给团队提出了“播探究之种 育创新强国之苗”的口号,初衷是希望能够将我们自主研发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带进学校,让更多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当然更长远的目标还是希望能够播撒科学的种子,培养挖掘出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2018年,我们还特别组建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磁共振及STEM教育科学传播团队。4年多的时间里,科普团队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进行课堂实践超过100次,在上海市重点中学进行磁共振科普讲座超过30次,参与人次超过5000人,为超过20所学校讲授磁共振普教课程,形成的课件超过80个;同时,还广泛参与到上海市普陀区、闵行区的科普活动中。

此外,为了弥补上海市以及周边省市中小学科技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师资体系不健全的情况,科普团队还围绕核磁共振技术研发了共振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七宝中学、闵行万科双语学校、晋元高级中学、南翔中学等多所中学进行实地推广。课程也受到了长三角地区一些学校的青睐,南京外国语学校、无锡天一中学、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等先后引进了磁共振课程,有效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团队还将课程进一步低龄化,在上海浦东民办宏文学校进行推广。

让我们科普团队欣喜的是,在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企业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产品,更激励和启发了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激发青少年建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未来,围绕《意见》我们科普团队将进一步借助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科技社团的科普平台,协同各界科学资源力量,以高科技企业的科普创作团队为基础核心,打造全方位、跨学科、跨领域、更多样前沿主题和更广泛覆盖面的科普教育体系,为培养青少年磁共振科技人才后备力量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