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苓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千金翼方》卷十八。具有清湿解毒之功效。主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久黄疸。症见面色黧黑.皮肤灰黑,畏寒,肌肤触之冰冷,脘腹胀满,下肢浮肿,齿衄,鼻衄,舌暗红,苔薄白或白,脉涩或弦滑。
组成赤小豆三十枚,茯苓、女萎各六铢,雄黄一铢,瓜蒂四铢,甘草二铢。
用法用量以水三升,煮小豆、茯苓,取八分,捣后四味为散,和五分匕服之,须臾当吐,吐则愈。亦主一切黄病,小儿服半字匕。
功用清湿解毒。
主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久黄疸。
方义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黄;茯苓健脾渗湿利水;女萎利尿除湿;雄黄清热燥湿;瓜蒂除湿退黄,甘草解瓜蒂毒,调和诸药。
运用症见面色黧黑.皮肤灰黑,畏寒,肌肤触之冰冷,脘腹胀满,下肢浮肿,齿衄,鼻衄,舌暗红,苔薄白或白,脉涩或弦滑。
重要文献摘要1、《金匮要略·黄疸》:“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吃蒜薤状,大便正黑,皮肤爪甲不仁,其脉浮弱。”
2、《张氏医通》:“黄疸证中,惟黑疸最剧......土败水崩之兆。”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晓 - 副主任医师 - 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