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肝分水饮,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七。具有清热祛湿,疏肝利胆之功效。主治用于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所致黄疸。症见全身尽黄,目睛尤甚,手足发冷,腰以上汗出不止,腰以下无汗。

组成龙胆草二钱(6g),茵陈三钱(9g),茯苓一两(30g),猪苓三钱(9g),柴胡一钱(3g),车前子三钱(9g),白蒺藜三钱(9g),甘菊花五钱(15g)。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用清热祛湿,疏肝利胆。

主治用于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所致黄疸。

方义此方开郁于分湿之中,补肝于散热之内,既善逐邪,又能顾正,两得而无失矣。

运用诊断要点:全身尽黄,目睛尤甚,手足发冷,腰以上汗出不止,腰以下无汗。

重要文献摘要《中医临床必读》:“利肝分水饮(《辨证录》)治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致生肝疸。一身尽黄,目中尤甚,手足发冷,腰以上汗出不止,腰以下无汗。龙胆草6g,茵陈9g,茯苓30g,猪苓9g,柴胡3g,车前子9g,白蒺藜9g,甘菊花15g,水煎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晓莉 -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