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好名字各有千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科研圈命名那点事儿。

01 科研圈命名就是一点都不做作

@Ent:
直径三十米的望远镜就叫“三十米镜” Thirty Meter Telescope,

很大的望远镜就叫“甚大望远镜” Very Large Telescope,

更大的望远镜就叫“极大望远镜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还要再大的望远镜就叫“势不可挡的大望远镜” Overwhelmingly Large Telescope……

@不知方东既白:

额…其实工程学也一样,电磁波谱high frequency高频HF,再高一点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VHF,再高一点ultra high frequency特高频UHF,再高一点super high frequency超高频SHF,再高点extreme high frequency极高频EHF……

旧制的微波波段划分也是这样,L波段long就叫长波,S波段short就叫短波,德制的雷达用德语kurtz表示短波就叫K波段,比这个高就叫K above,Ka波段,比这个低就叫K under,Ku波段

@昵称一年只能改一次一定要慎重:

其实生物也是这样,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VLDL)、 中 间 密 度 脂 蛋 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s,I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s,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

02 如果科学家会打麻将 那么中发白就能拥有姓名了 @游识猷:

最近读到一篇讲生物学家的命名故事,非常好玩——

1975年,科学家Edwin Southern 发明了一种DNA检测技术,简单点说就是「把一大堆混在一起的不同的DNA,按照大小先分离位置,然后把已经分离的一个个“印迹”转移到膜上,再用互补的探针去找特定的DNA“杂交”」。

还没法大规模测序的时候,做亲子鉴定、遗传指纹分析都是靠这种,Edwin Southern因为发明这个技术还得了拉斯克奖,医学奖里仅次于诺奖的存在。

总之, Edwin Southern很骄傲地用自己的姓来给这个技术命名,这就是著名的Southern blot,南方印迹杂交 。

过了几年,斯坦福的几个科学家搞了个类似思路的技术,就是「把一大堆混在一起的不同的RNA……分离位置……“印迹”转移到膜上……用互补的探针去找特定的RNA“杂交”」。

为了致敬南方印迹杂交,这个RNA检测技术就被取名叫“北方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

又过了几年,西雅图一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又搞了个类似思路的技术,就是「把一大堆混在一起的不同的蛋白质……分离位置……“印迹”转移到纸上……用互补的抗体和探针去找特定的蛋白质“杂交”」。

然后,延续此前的惯例,又因为实验室在美国西海岸,这个蛋白质检测技术就被取名叫“西方印迹杂交”(western blot)。

再后来,又有类似的技术,这个检测蛋白质修饰(糖基化,脂质化和磷酸化等等)的技术,被取名叫“东方印迹杂交”(eastern blot)。

再再后来,还有中东印迹杂交 middle-eastern blotting,远东印迹杂交far-eastern blotting 和东西印迹杂交eastern-western blotting……

总之,生物学技术里之所以会出现一堆东西南北中,都是因为最初发明技术的那个科学家,他刚好姓“南方”……

(如果科学家会打麻将 那么中发白就能拥有姓名了……)

@羽的吐槽日记:

为什么要姓南方!!这几个实验我不常做,但是考职称要考,每次我都记不清东南西北谁是谁…疑惑为啥要这么叫,和实验内容真的是没有关系啊!纯粹靠死记…现在看了这篇,更发现,还真的是随便起的!!为什么非要考这几个名字谁是谁…会做实验内容不就好了吗?

(真的记不清东南西北谁是谁…… 真的是很严谨的研究,很随便的命名)

03 向经典致敬 让经典永传

近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陆轻铀课题组与南京大学陆轻铱课题组近日在合作研究中意外发现,反应容器的几何形状可影响纳米结构的生长。

上网搜了一下,发现他们爹是大名鼎鼎的伽玛暴专家陆埮。

老大轻锂,就是两种锂同位素中比较轻的锂6,核聚变材料;

老二轻铀,就是反应堆的核燃料铀235;

女儿轻铱,来源于陆埮关于穆斯堡尔效应的第一篇论文,研究铱191与伽玛射线的散射。

04 有一种科研,叫做“奥巴马”? 2016年9月2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科研人员在夏威夷群岛西北部库雷环礁海域水下90多米处发现一种褐红色和金色的鱼类。美国科研人员发现的这个新的鱼种,为致谢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对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他们以奥巴马的名字为这种鱼命名。

命名的意义在哪里?

拇姬老师曾经在小说中写道: 命名,是一切力量的根源 。痩驼老师也曾在介绍非洲杂色狼的时候说过,“当你知道它,认识到它,了解了它,这种非洲最成功的捕食者的未来,就会更光明一点。”

不论是佛系命名还是致敬经典,科研成果吸引了公众的关注,也是科研前进的动力之一。

编辑: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