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23期活动
“抗击疫情”
本期演讲嘉宾 石川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驻武汉心理救援专家工作队队长
《作为心理救援人员,我希望潮水褪去,不要留下礁石》
石川采访视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发现,人们经常会将精神科医生误解为心理医生。“其实不一样。 精神科医生相对更偏重生物学治疗,而心理医生更偏重心理学治疗 。两者在行医权限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其实不一样 | 见水印
“从毕业算起,到今年我做医生24年了。”石川本科学临床医学,毕业后在内科工作4年,考取了湘雅医学院的医学心理学硕士。“我本想研究心理治疗,后来发现湘雅心理中心更偏重于心理测量学和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毕业后我又回到医学领域,在北医六院精神科工作。无巧不成书,我后面的工作都跟心理评估很相关。“
硕士期间,石川主要研究慢性应激引起的一些生物学变化。
我们面对的压力,除了 慢性应激 ,还有一种属于 急性应激 ,它通常由危险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变化引起——比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方舱医院 | 新华网
2020年2月2日,受卫健委派遣,石川与安定医院的西英俊一同前往武汉。他们与武汉的精神科医生团队组成了核心专家小组,共同开展心理救援工作。
2月8日,石川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在这里,他发现病人最常见的问题是 焦虑 ——对疾病、设施供应和家人的担心,此外还有集中环境下的失眠和失去亲友的抑郁等等。“其中一个病人,他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在2月初因为新冠肺炎相继去世。虽然他表面上在很安静地看书,但当我们谈起这件事,他眼泪就掉下来了。”
经过调研,石川提出培训护士进行心理干预的延伸和括展,遵从“ 看-听-问-情-互-励 ”六字诀。“其实很多病人,你听他说,对他就是一种缓解和疏泄,这也是一个简易的心理沟通技巧。”
在方舱医院如此大的空间内,“广播”是最适合的传播媒介,专家小组联合湖北省广播电台开办了 方舱广播 ,请专业主播将心理宣教材料做成广播,抚慰人心。
“我们还与湖北省人民医院做了 强肺心理支持系统 ,进行心理防护、疾病管理等内容宣传。”“强肺心理支持系统”的名字是石川取的。进入平台,可以看到有三部分内容,心理咨询、在线评估和心理干预。“ 我们的原则是服务为先,尽量不去打扰 。”
强肺心理支持系统
不同于平时出诊只需坐等病人来,在武汉的63天,石川几乎每天都到现场去。“我们到处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防范问题。”在他看来,精神医学不应仅仅作为应急的心理救援,防范于未然的预测性干预才是最重要的。“每次重大事件发生,国家都会抽调不同医院的专家去响应,这对精神心理学的专业人员也是一种历练。”
7月26日,欢迎来“我是科学家”,听石川老师讲心理救援的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编辑:麦芽杨
撰稿:凝音
排版:凝音
2020年7月26日
“我是科学家”第23期: 抗击疫情 下午14:00-16:30
一些特别的说明
“我是科学家”第23期演讲即将开始,可惜目前还不能招募现场观众。
不过,我们提供了更多直播的渠道,你可以在以下几个地方看到“我是科学家”第23期演讲“抗击疫情”直播。
欢迎扫码预约~
我是科学家
一直播
网易
b站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5位演讲嘉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会挑选出最有趣的问题在演讲现场邀请科学家回答。 如果你的问题入选,我们会为你寄送一份小礼品哦~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