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开始半年多来,在全世界蔓延,目前全世界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800万人,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尽管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得比较好,但近期,北京、新疆、大连、香港等地陆续出现疫情反弹的情况。一、目前各地反弹,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应该说,疫情反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在今年5月份,笔者就预测新冠病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疫情反复将会是常态化的事情,其理由是:1.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病毒,我们对它的了解甚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防控措施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经验,都是在摸索着进行的;2.对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没有症状,发现和控制这些潜在的传染源是有一定难度的;3.国外的疫情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境外输入病例的持续存在就是说明;4.随着正常生活的恢复,人们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聚集,为新冠病毒提供了潜在的传播条件;5.病毒在不断变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病毒已经产生了数百种的变异,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困难。二、新冠病毒为何总会出现在农贸市场或海鲜冻品上?从年初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的相关海鲜产品,从大连、厦门海关在厄瓜多尔的南美白虾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大连的新冠确诊病例与大连凯洋海鲜公司相关,再到烟台进口冻海鲜外包装样本呈阳性,病毒的现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总与农贸市场或海鲜冻品有关,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农贸市场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每天有大量人员流动,会提高病毒的交叉传染速度;其次,农贸市场的海鲜水产区域,阴暗潮湿,商家为了保证海鲜的品质,卖个好价钱,通常将海产品置于低温环境中。在低温和潮湿的环境里,病毒会比较活跃,生存时间也会延长。加之冷链运输也为病毒生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在检测部分海鲜冻品时就会出现病毒的身影。三、疫苗能否成为新冠病毒的终极杀手?疫情发生后,公众将希望寄托在疫苗研制上,大家乐观地认为,疫苗的出现有望将这场疫情终止。面对一些疫苗研制进展的报道,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阶段性的成果,离真正的疫苗上市还有一定的距离。一种疫苗从研制开始,到最后上市至少需要1~2年时间,一个成熟的疫苗甚至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由于新冠病毒可以迅速变异,从疫情初期的几十种变异,到目前的几百种变异,给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困难,同时这种变异也会继续持续下去,因此疫苗的研制不像我们期待得那么快。疫苗的研制只能针对目前存在的病毒,那么对未来出现的变异病毒一般是没有效果的。这就意味着,即使疫苗上市,也不可能完全消灭新冠病毒。所以新冠疫苗很可能会像流感疫苗一样,只能针对特定的一种或一类病毒。情况虽然如此,科学家们却并没有放弃对新冠病毒的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冠病毒关键蛋白——刺突蛋白变体的新版本。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这种被称为HexaPro的蛋白变体稳定性更高,表达量更大,有望推动新冠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就算疫苗可以控制新冠病毒,也需要较长时间。通过人类对传染病的斗争史,我们可以看到:天花流行了一万年,在疫苗出现后的180年,才成为人类第一个消灭的疾病,流感流行了至少100年,我国从2014年发布流感疫苗接种建议,但至今仍未消灭。因此,就算疫苗出现了,在短期内新冠病毒也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四、进入夏季,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疫情防护?既然新冠病毒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那么,我们必须打持久战,做好常态化的防控。笔者认为,要做好疫情防控,最重要的还是戴好口罩,这是最简单、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预防方法。同时,大家还要继续坚持勤洗手、勤消毒的习惯,不要松懈。五、未来新冠疫情究竟会怎么走?由于我们对新冠病毒了解甚少,要准确预测今后的走势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从目前的资料看,新冠病毒长期与人类共存将会是大概率的事情,局部的流行会成为常态化的局面,若干年出现一次的大流行也是极有可能的。如果这个预测是成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参考流感的防控方法来进行预防。但由于新冠病毒的危害要比流感病毒大,因此我们的防控措施也要比流感强。由于前一段时间的严防死守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人仍然主张继续严防死守,这是值得商榷的。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继续严防死守固然不错,但考虑到巨大的防控成本,以及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长期的严防死守是不合适的。应该根据疫情的发展进行科学防控,换句话说,就是在做好基础防护的前提下,哪里出现疫情,就隔离哪里,这样的防控成本会减少很多,也会降低疫情对社会正常运转产生的影响,这就是精确防控和科学防控。综上所述,这次的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世纪大疫情,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敌人是人类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强对手之一,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又要尽可能降低人类生存的压力。只要我们做好科学防控,是完全有可能控制新冠疫情的。作者丨 纪光伟审稿丨黄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供图丨知识就是力量微平台文章由腾讯“全民爱科学”团队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