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步当车”,为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安步当车”形容轻松和缓地行走。古人认为,迈开双腿,款款而行,有车不乘,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

行走是人类划时代的进步

直立行走是由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人类从此将前臂解放出来,手足分工,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灵巧。更重要的是,直立后视野更加宽阔,捕获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促使大脑发育,脑容量增加,手、足、脑并用,逐步成为最具智慧的人类。

行走是人类的本能,不可弃而废用

迈开双腿,沐浴阳光,笑迎风雨,不惧霜雪。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安步不怠,信步四方。充分发挥两腿之功能,乃是人类幸福快乐、健康长寿之根本。 具体怎样行走才有利健康呢?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 行走时挺直腰板,目视前方,双腿交替迈步,双臂交替摆动,上下肢体产生有节律的、低频率的震荡,使全身的骨骼与平滑肌得到有效的锻炼,变得更加强劲而有力。血管弹性也随之增强,减少血管壁沉积物的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1. 顺畅的行走是大脑运动中枢、脊神经、外周神经共济协调的良好体现,在共济协调的运动中,不仅是头、颈、胸、腹、腰、臀、四肢等部位在动,而且是全身都在动。行走体现了中枢运动神经及外周运动神经相互之间的有机联动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了神经“网络”与肢体“导联”的有机联系。

  2. 行走可以有效地增强心脏功能。快走时心跳加快,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有效改善心肌与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有学者用简单的心电图进行检查,发现步行组人员心电图“缺血异常”的发生较坐车组人员少 1/3。

  3. 行走时肺活量有效增加。走路时双臂的摆动,带动了胸廓的扩展运动,特别是快步行走时,呼吸加深加快,有效地增加肺活量,使血氧含量增加。人的主 要 器 官 如 大 脑、心、肺、肝、胰、脾、肾、胃肠等都会得到很好的供血供氧,从而达到全身受益的效果。

  4. 快步行走可美容护肤。快步行走一段时间,人体便会出汗,不仅仅加快了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排毒养颜、滋润肌肤,使皮肤紧致且富有弹性。

走向绿色,拒绝“赖车病”

坚持走路,是最简单易行、最好的运动方式,可以享用一生。自古以来,“安步当车”就是我国传来诵去的养生之道。文明进步的当代人,切不可弃之不用。保健专家认为,每日应有一定时间、一定活动量的步行锻炼,依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决定步行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有些人出门就坐车,一步不想走,两腿越来越细,脖子越来越粗,肚子越来越大, 俯不下身,蹲不下去,动辄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肥胖症”“赖车病”就算是得上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便会不离不弃。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迈开您的双腿,走向健康、走向长寿、走向快乐、走向幸福、走向绿色、走向阳光、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