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第二场活动成功举办,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带领房山科学小记者一起探索神奇太空力学世界。

撰文/记者 赵天宇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7月10日,2022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第二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邀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结合我国进行的太空授课,为房山科学小记者带来讲座《太空授课及背后的科学原理》,为同学们阐述神奇现象背后的物理学、力学原理,培养青少年们的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意识。

房山区城关小学高年级全体师生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邀请参与对象,全程参与了直播课,并挑选本校科学小记者代表在直播活动中与高云峰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来自一直播、北京科技报、今日头条客户端等直播平台的19.5万名观众在线同步收看,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谈太空授课:小现象背后的大学问

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共进行了三次太空授课,作为国内卫星轨道与姿态控制方面的力学专家,高云峰教授参与了前两次太空授课的方案论证,第一次还参与了道具原型设计、讲稿撰写等工作。

作为太空授课的亲历者,高云峰给同学们讲解了物理学、力学知识,并回顾了两次太空授课内容的异同。针对太空授课当中的经典桥段和内容,高云峰做了详细的解读,展示了小现象背后的“大学问”,很好的激发了孩子们对探索太空和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高云峰首先解释了“失重”这个物理概念的成因、原理和它所带来的现象——张力。在我们生活当中只能看到很小的露珠,尺寸稍大的水珠由于重力比表面张力大,会塌陷,但在太空当中就完全不同了。

接下来高云峰详细讲解了太空授课当中一些经典桥段背后的科学原理:第一次太空授课中的单摆、陀螺,第二次太空授课中的空中转体、乒乓球悬浮,就是在失重条件下,出现一种与地面截然不同的现象。失重现象也会带来特殊的液体表面张力,这在两次太空授课当中都有展示——第一次是水球演示、气泡在受热均匀的情况下安静待在水球中;第二次是水球+泡腾片,由于失重,气泡不会跑出水球,就出现了神奇的增大现象。

高云峰表示,太空授课旨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是中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一次展示,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航天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示。小现象背后有物理学、力学的大学问值得思考和探究。

谈学生时代:有奋斗目标就更容易接近

在提问环节,科学小记者们结合课程本身就老师提出的“引力与重力有什么联系”“列举生活中涉及惯性力的例子”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这些书本以外的物理学知识,很好的体现了科学小记者们思维的发散性和课程的突破性。

互动采访环节,就同学们提出“学习有什么用”等问题,高云峰表示,自己初中时物质生活条件还不太丰富,电视节目很少,所以喜欢动手做实验,最喜欢的学科是物理,其次是数学。如今到了生活当中,由于工作的原因,用的最多的恰恰正是物理和数学方面的知识。

“小时候我有记日记的习惯,有一次叠纸飞机以后,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意就是小时候做纸飞机,长大做真飞机,后来我真的来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从事了这方面的工作”。高云峰结合自身经历勉励同学们,小时候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慢慢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积累,自然而然就更容易接近自己的目标了,这个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都很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谈创新精神:用新想法解决新问题

谈到科学家精神中的“创新精神”,高云峰给科学小记者们讲述了卫星发射的一个故事:外国曾经有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失败,为了减少损失,科学家们决定回收这颗卫星,但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卫星回收非常困难,这时创新精神起到了作用,科学家们充分发挥创新的能力,利用月球的引力来调整卫星,把轨道往上拉,最后终于收了回来,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

因此在高云峰看来,创新的核心,就是能不能有不同的想法,并用这些想法来解决一些新产生的问题,也在于这种想法是不是与众不同的,不断突破固有思维,最终把不存在的事物,变成存在的现象和原理。

谈到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高云峰坦言,父亲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自己的家乡江南南昌,小时候物质生活是相对匮乏的,父亲每次出差到北京或上海,都会购买一些科普书籍或者航模送给自己,并鼓励自己来动手制作,这些礼物对自己兴趣培养和物理等课程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2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线上科普活动结合“双减”要求,以科学兴趣入手,邀请科普领域的专家名师,通过讲座和互动提问的方式,提升青少年科学写作、观察、表达、探究等综合能力。除了线上活动以外,暑期也将开展科学小记者们亲临科普基地、科普展馆实地参观体验活动。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来源: 科普中央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