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参与水资源方面的研究也有三四十年了,但并不很深入,因此,这里的所谓短板仅是个人感受而已,不是科学结论,更不是权威观点。

短板一:工程

每一滴水的开发,都需要工程,因此,研究水资源及其配置和利用,都不能少了工程这个基础,包括工程力学、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等。目前,很多水资源研究就水论水,全是水资源量数据,加N个箭头。从水量上可以调配的,从工程学上就未必可行。一个水量需求可以通过几类工程措施实现,都要相互仔细比选,包括水资源条件的比较和工程条件的比较,尤其是经济比较,不存在“不惜代价”的开发方案。

短板二:水质

水资源本身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特征属性,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的大多数水资源研究均集中在水量方面,水资源形成及利用过程中水质的演变也有研究,但都背对背,相互没有耦合分析和方案选择。有的地方水量丰富,但水质不好。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水质之间要合理调配,不能见超采区就替换地表水。有的地表水水质不好,影响健康,例如藻毒素就致癌。

短板三:抗旱

枯水年的抗旱算水资源问题还是减灾防灾问题?很多水资源研究都聚焦在常态水平的保证率上,如果这样,水资源研究慢慢也就没什么好干的了,因为随着工程能力的提升,平水及偏枯年供水都不会有问题。个人感觉,抗旱是水资源问题,因为不是突发的灾害,而是灰犀牛,需要平时就做好水资源基础调查、战略储备及预案、应急供水水价机制及政策等工作,临时抱佛脚不行。防洪在倾向应对超标准洪水,水资源也要倾向于极端旱情的应对。

短板四:水能

传统意义的水资源是指水量(水质作为限制条件),其实,水能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表水的水能开发和地热资源的开发。为什么水能要和水量统筹起来研究和管理呢?因为二者有竞争性,需要放在一起,而不能各说各话。

水资源研究还有很多其他的薄弱环节,例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的社会学和经济学问题等。据说,很多地方的阶梯水价根本没有起到阶梯的作用,就是因为社会经济学机制没搞清楚,哪些用水是刚性的社会需求,哪些是福利性的经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