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里,父亲很坚强。他们对小伤小痛很少放在心上,却往往疏忽健康。有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或许就在不经意地交谈中被发现。

最近65岁的老张和女儿聊天时说,最近腰背部明显疼痛,去做按摩没有任何效果,女儿极力劝他去医院看病,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竟然说是“前列腺癌”导致了骨转移,要他赶紧住院治疗。老张百思不得其解,腰痛怎么就和前列腺癌扯上了关系?

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是前列腺癌?它能不能早期确诊?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是男性朋友独有的器官,就处在膀胱和尿道的交界处。

前列腺癌,是原发于前列腺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男性发病率第2位、致死率第5位的恶性肿瘤,是广大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诊断时分期密切相关。

在我国,超过2/3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属中晚期或局部晚期,就像老张,没有早期确诊,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二、前列腺癌有什么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可无任何典型症状

1、随着肿瘤增大,压迫、阻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颈时,可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

2、甚至侵犯精囊,造成血尿、血精等;

3、如果出现淋巴结转移,则可能会造成下肢水肿

4、前列腺癌还易发生骨转移。好发于骨盆、脊柱、股骨等部位。不少人是因为骨痛甚至骨折才确诊前列腺癌。大约50%的患者初诊时即有骨转移的发生。

 

三、什么是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

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与患者的早诊早治对提高前列腺癌治愈率至关重要。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指出:年龄、吸烟、肥胖、前列腺癌与乳腺癌家族史、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及过量摄入乳制品等均被认为是前列腺癌高危因素

《指南》指出预期寿命10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男性为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
1、年龄≥60岁;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3、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
上述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男性为一般风险人群。

 

四、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只要一管血?

PSA是目前前列腺癌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需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的人群,应当每2年进行1次血清PSA检测。当PSA<4 μg/L时,建议进行每2年1次的随访;PSA≥4 μg/L时,建议转诊至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和随访。

PSA升高一定是前列腺癌吗?

中老年男性在体检时,如果会发现PSA指标异常,常常怀疑自己是否得了前列腺癌。不用紧张,不是所有PSA升高都是前列腺癌。

也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最后的确诊,还是要专科医生搜集所有的证据,如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前列腺穿刺活行病理诊断来综合评判。高风险人群在充分知晓筛查获益和危害后,与专科医师共同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五、确诊就是晚期了还有办法治疗吗?

如果确诊就是晚期的情况,大家也不要悲观,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绝不是被宣判了死刑,医学的飞速进步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手段,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生采取各类治疗。

但前列腺癌的整体预后比大多数常见的恶性肿瘤要好。前列腺癌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也很多,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如果检查结果与身体条件符合,可以选择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分为根治性手术切除和根治性放疗。

 对于癌症已发生转移、不适合手术或放疗,或者是高龄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又称“雄激素剥夺疗法”。

由于前列腺癌的生长需要雄激素“睾酮”的滋养,采用药物或者手术方法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可控制肿瘤发展。比如睾丸切除术、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

六、关注前列腺癌,捍卫男性健康

促进前列腺健康做到以下六点: 

1、不要憋尿,主动喝水。

避免长时间憋尿,白天要每2小时主动排一次尿。

健康人要足量饮水,少量多次。

适量喝绿茶,少喝含糖饮料。

2、戒烟戒酒,健康饮食。

不要吸烟、酗酒。坚持低脂、低盐饮食,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常食用大豆类食品。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番茄、西兰花等。

 3、科学运动,控制体重

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不要久坐,久坐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4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为 7~9 个小时

5、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与患者的早诊、早治对提高前列腺癌治愈率至关重要。

定期体检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这样的男人是不是更有魅力?

父亲节,关爱您的父亲,先从他的健康开始


来源: 胡医生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