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快速筛查和发现新冠感染的重要手段,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关于核酸检测所用的咽拭子存在致癌性的说法,真的有这回事吗?
首先,您要知道核酸检测的那根“棍”其实叫咽拭子,上面看起来像是棉花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棉絮,成分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尽管属于是化学合成的,但是并不像你想像的就有危害。就比如尼龙纤维,那东西和我们牙刷上的毛刷是一样的。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一次两次不致癌,谁敢保证天天做就没事?怎么也不可能比刷牙次数还多吧,刷牙都不致癌,还怕咽拭子了?
有人认为咽拭子上面会沾有化学试剂,在涂抹的时候就会沾到口腔里。从核酸采样的原理上来说,这种说法就是不成立的。咽拭子是通过机械性的摩擦,蘸取咽部黏膜上的分泌物,然后再将咽拭子头直接浸泡到试剂里提取。而咽拭子本身上面除了纤维以外是不含有任何的试剂成分的。
还有人担心咽拭子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工业消毒剂—环氧乙烷消毒,而后者则有一定的致癌性。事实上,咽拭子属于医疗器械,加工和生产有严格的标准。无论是采用什么形式消毒都是有要求的,若釆用环氧乙烷灭菌,岀厂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10ug/g,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那么,现实中为何有人会在核酸采样后出现口腔不适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主要是由于咽拭子刮擦咽部和口腔黏膜造成的。比如有的人咽部比较敏感,在咽后壁刮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受到刺激,有异物感,就会产生痒感或者呕吐的感觉,有的人容忍度则大一些。这些个体的差异比较大。当然,这也和采样人员的手法和力度有关。
所以,咽拭子检测核酸对健康并不会有损伤,即便是因疫情影响反复采集也不会有致癌风险,大家无需过于担心。
来源: 张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