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哈尔滨的丁香早已绽放,吐露出浓郁的芬芳;而这个城市才刚刚从又一轮疫情中解封,各行各业重整旗鼓,期待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学子们则雀跃于迟来的开学季。杨宝峰院士刚结束一堂课,见到“久违”的学生们他很开心,学生们也很期待上这位老校长的课,因为他不仅专业上顶尖,还经常给学生解读当下热点,讲科研面临的艰辛和中国的自信,他将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体会分享给学生们,力图将自己的一身本事尽快教给医学生,希望给年轻人蹚出一条更好走的路。而学生们,从这位65岁的老校长身上,体会到了榜样的力量,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底色。
摄影:房伟男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杨宝峰有着他那一代精英们的共同经历,青少年时期就沉浸在共产主义理想中,上山下乡当知青,然后回城继续学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自“底层”的科学工作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有自己的……”在杨宝峰的求学时代,这样的话语时常萦绕耳边甚至融入血液,因此,他做什么事都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
1988年,博士毕业的杨宝峰回到哈医大药理学教研室工作,1990年他被派去日本,在筑波大学和卫材药物研究所研发新药。日本卫材当时是全球排名第14位的制药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年产值高达20余亿美元。杨宝峰在那里进行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的药物研发,探索它们如何对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有效,包括E4031,还有后来被写入教科书的氟卡尼等。
摄影:房伟男
日本人历来以敬业努力著称,而那时筑波研究所的日本同事却对杨宝峰“另眼相看”,因为他比日本人更努力,达到了让日本人都不理解的刻苦程度。他有时一个月都不休息,早七点就去实验室,半夜十二点才回住处。他说,研究所24小时不打烊,且很多服务都免费提供的,这样的优越条件要好好利用。
随着研究越深入,取得的成果越多,他越发感觉时不我待,于是和妻子沟通后决定全家一起回国。当时有人问他,回来后不后悔?他说,出国深造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就是为了尽早回国解决我国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的难题,将中国的一个个“不行”变成“行”!他觉得,一名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把党和国家、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职责。
回国后自然遇到一些困难,杨宝峰为了能尽快投入研究,便自掏腰包购买实验用动物和试剂等。其间,他解决了困扰临床多年的“肠系膜粘连”、“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学术难题,研发的抗粘连和补钙调血脂等药物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他还提出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新学说,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和团队一起研究发现了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离子通道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离子通道靶点学说。极度的责任感转化成热爱,让他力克艰难,登顶科学高峰。
摄影:房伟男
1997年他被任命为哈医大基础学院院长,1998年担任哈医大副校长,2001担负起校长的重任。尽管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要占去很多时间,但杨宝峰依然没耽搁科研工作,并带领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他的工作承前启后,为学校开辟了新天地,令国际瞩目。
如今,将杨宝峰称为中国药理学界的“功勋人物”一点不为过。他从事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40年,在重大心脏疾病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科技创新群体带头人;他首次发现调控重大心脏疾病发生的重要分子和药物靶点,提出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学说,分别编入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他不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不仅是哈医大的原校长、博导,还担任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20余所著名院校荣誉教授和或荣誉博士;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当届一等奖空缺),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300余篇研究论文,连续多年成为高被引学者,为全球的科研人员在药物研发上提供新思路,推动了制药行业的发展。
同时,他还牵头成立了中俄双方120所高水平医药院校组成的“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大力推动了中俄两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合作发展与发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俄两国政府的肯定和有关部委的赞誉。在2019年6月5日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工作被写入声明第四项人文交流部分,体现了中俄两国政府对中俄健康卫生事业的重视和对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工作的认可。
摄影:房伟男
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药理学家之一,杨宝峰院士率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大明胶囊、康欣胶囊、粘连平等多种新药,不仅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价值泽被至今,甚至激发传统中药创新的跨越……他受邀在全球几十所知名高等学府进行讲座,挥就了一个又一个“惊叹号”,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叠加累积的国家科技力量,更为广袤的黑土地铸就了荣光。
研发提速,科普频推,给百姓吃上 “抗疫定心丸”
庚子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并迅速蔓延,抗击疫情刻不容缓。作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治愈攻坚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临床用药领导小组组长,杨宝峰由院士变成战士,带领团队为抗疫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宝峰院士带领团队在疫情初期就致力于抗新冠药物的研发,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方法,针对抗SARS-Cov2关键靶点在上万个化合物中筛选了多个活性较优的化学分子,并采用化学合成法对其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改构。他的团队现与武汉病毒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已完成了体外抗SARS-CoV2活性研究,目前正在开展体内动物抗SARS-CoV2研究。
他牵头与国内多家医院、专家学者及俄方学校及医院开展抗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主持召开多次中俄医科大学的国际视频会议,在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国家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在线上举办的多次国际合作会议中介绍我国的抗疫经验;带领团队编撰了《新冠肺炎药物指导手册中英文版》,并发行到29个国家……他们将中国的抗疫经验分享给全世界。
摄影:房伟男
杨宝峰院士不仅亲赴抗疫一线,积极筹措募集抗疫物资,还带领团队撰写并发表了20余篇与新冠相关的科普文章,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宣传防疫科普知识,让百姓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及防控策略、用药指导,稳定社会情绪,助力复工复产。
此次艰巨的抗疫战,中国医药卫生领域的诸多院士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被誉为人民的英雄。在杨宝峰院士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块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颁发给全体院士的“特别贡献奖”奖牌,透明的有机玻璃上虽只有简单几行字却熠熠闪光。国之英者,时之楷模,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抗疫进程,他们的丰功伟绩将载入史册。
科技创新强国兴省,更需战略视野及建好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实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杨宝峰院士说,拿医药领域来说,要破解“卡脖子”问题,唯有创新。回顾几十年的历程,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持,使我们在相对经济还不是最发达的状况下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我们从一个点一个点的突破,向整个行业全领域的提升,就是验证了党的正确领导,彰显出国家的力量。
药物研发过程可谓“九死一生”,一个新药,大概要经历十年、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走向成药,任何一个环节对科学家而言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杨宝峰说,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需要一个人花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就像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克山病防治泰斗于维汉、中国预防医学奠基人伍连德等等贡献卓著的科学家,他们无不仰望星空且脚踏实地,实现了我们国家医药学从量到质的飞跃,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杨宝峰不仅有顶尖科学家的科研精神,更有战略科学家“登高望远”的前瞻意识,平时大家探讨一些事,周围的同事朋友往往会突然发出感叹:这个想法杨老师十年前就提出过呀!比如抗生素管控及合理使用,慢病的防控,细菌病毒基因库的建立,生物技术人才的储备,地铁深度、城市设施与国防关联问题等等,有时候别人会笑话他,你一个搞药理的想其他行业的事干嘛,他说其实科学道理是相通的,而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乐观精神也要有忧患意识。
作为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规划主持者之一,杨宝峰强调科学工作者要明晰发展路线图,重视热点、难点、前沿、突破、未来等方面,更强调要有思维的拓展,突破自身进行跨专业跨行业的研究及合作。他说这样就会解决一些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将一些设想落地并做实,有利于探索出可行的经济转型产业调整之路,形成对国家、对黑龙江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这样才能加快龙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变道超车。
“畏首畏尾作茧自缚,你遇到的总是红海,而多元化多方向去探索,你将创造蓝海。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才。”目前正值黑龙江省委制定的“人才振兴60条”出台,杨院士说,我们要用好这个政策,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方法,构筑人才磁场,激发创新活力,分好层次培养,本土人才要留住,他山之玉要用好,特别是把“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等举措贯彻落实好,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符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建设好我们的“龙江智库”,并让它能提前发声,为全方位服务龙江振兴龙江和健康中国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