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2职场人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从运动频率来看,有43.0%的人每周都会运动,但平均每天都运动的职场人仅占3.0%,16.0%的人从来不运动,大部分的职场人选择“懒人式”运动——散步。大多数职场人或多或少都有担心猝死的风险。

面对这种情况,职场人该如何保持健康呢?今天就来和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01,不运动是因为懒吗?

其实,大多数人是真的没时间运动,也不是懒。这里的时间,并不是说因为996占满了时间,或者指责他们“下班了只玩游戏躺平不运动”。

而是因为时间,真不是这么算的。记得有个香港的富豪认为穷人就是懒,所以他去体验了下穷人的一天生活,这之后,他才对他肤浅的认知改变了。

很多时候,人们一天的劳累程度多少已经达到了生理上限,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在下班之后还想着继续锻炼身体,或者学习提高自己,那必然超过了自己生理承受,自然是强人所难了。

而且这种压力,不只是身体上的压力,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压力,就比如近些年来提出的“过劳肥”,就是指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等问题导致的人容易变胖的现象。

所以,我是很反感用“懒”来形容打工人的,命苦才是真相。

当然,回到运动上,如果真有精力,那么其实锻炼还是好的。

02,关于猝死

关于猝死这个问题,我之前聊过,其实大部分人是不用担心猝死的。

猝死,本质上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再加上部分因素诱发导致的。

猝死,总体上是一种现象描述,指正常或者看似正常的人,不可预料地突然发病,并在一小时内死亡的现象。

但它并非完全神秘不可知,根据研究,造成猝死的常见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创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占比80%以上。

造成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有很多。比如儿茶酚胺,大家熟悉的多巴胺、肾上腺素都属于儿茶酚胺。

它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代谢增快,但此时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痉挛或者栓塞,就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进一步缺血缺氧,导致心源性猝死。

翻译成人话就是,身体太兴奋,心脏跟不上节奏,堵死了。

又比如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在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功能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情况下。如果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使心室壁机械感受性反射过度敏感,左心室收缩剧增。而机体会误认为左心室容量负荷过大,于是交感神经开始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传导速度显著下降,心率开始减缓,最后直到猝死。

翻译成白话就是,大脑觉得你太兴奋了,为了避免上一种情况发生,要求心脏跳慢点儿。然后心脏直接不跳了。

除此之外,目前还发现一些遗传因素可能和心源性猝死有关,比如研究发现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的SCN5A,是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基因。

这个很好理解,出生自带的debuff,而且目前没有可行的医疗干预方案。但大家发现没有,上述所有都只能算是诱因。根本还是在于心脏功能本身就不太正常。

心源性猝死群体,几乎都有心脏相关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异常或者心率异常等。只是这些疾病比较隐蔽,日常难以察觉。所以身体表面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却比正常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03,预防大于治疗

出现猝死征兆时,紧急救援是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我们从小就在学习的“心肺复苏”。有心脏疾病确诊患者的家庭可能会用除颤器,但目的都是快速恢复心脏跳动,从而给医院急救创造可能。

相比急救,更有用的还是预防。

首先,要定期做体检。很多人没有做体检的习惯,或者做体检也往往忽视心脏,结果导致心脏的潜在问题未被发现。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做体检,关注心脏健康。

当然,心源性猝死之外还有脑源性猝死、猝死性胰腺炎、事故类死亡等等。所以如果你感到胸痛、胸闷、长期头疼或长期感到疲惫,体检时也需要重点关注一下这些部位。

其次,做剧烈运动的时候要做好足够的预热,同时非专业运动员还需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导致的猝死是非常常见的,原因往往在于心脏疾病加上运动引发的儿茶酚胺过量释放。

另外,对于广大群众关注的过劳死,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但一般认为,主要还是本身心脏就存在问题,如冠心病、动脉栓塞等等。长期过劳,加上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等,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出现异常,修复能力下降,最终叠加在一起造成了过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