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露、洗面奶、洗发水……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日化品中,竟然藏着微塑料?

近日,塑料汤基金会(Plastic Soup Foundation)发布最新报告《微塑料——日化产品的隐含成分》(下称报告),分析了全球十大日化品牌的微塑料使用情况。报告显示,全球4大日化集团——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拜尔斯道夫——旗下的10大代表性日化品牌产品中,绝大多数的产品成分里含有微塑料。

生物可降解塑料同样会残留在环境中

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和欧盟委员会估计,日化产品的使用导致每年约3800吨微塑料流入环境。为限制在日化用品中有意添加微塑料,欧盟正在制定专门的限塑提案,并将在2022年底正式施行。

目前,微塑料的定义并不统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微塑料定义为固态、不溶于水、直径不大于5毫米、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颗粒。在限塑提案中,ECHA提出的定义范围更小,ECHA将微塑料界定为直径介于0.1微米至5毫米或长度介于0.3微米至15毫米且长径比大于3的固态聚合物。

报告认为,在化妆品行业,微塑料指的是产品中有意添加的各种类型的塑料颗粒。限塑提案仅涉及固态塑料微粒,而将液态、半固态、可水溶、纳米塑料全排除在外,报告认为这并不可取,因为这些塑料类型也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报告认为,许多评估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方法包括经合组织(OECD)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方法都不够严谨。与实验室条件相比,现实条件更为复杂,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降解率将会更低,所以可能仍有可生物降解塑料残留在环境中。因此,报告认为可生物降解塑料也应纳入限塑提案的管理范围中。

图丨原报告

10大日化品牌产品的微塑料使用情况

在对日化品的微塑料含量进行分类时,报告使用了“红绿灯系统”:

1、红色代表含有微塑料;

2、黄色代表含有“疑似微塑料”;

3、绿色代表不含任何已知或疑似微塑料。

微塑料有何危害?今年4月,央视等官方媒体纷纷报道,微塑料被正式定义为“新污染物”。科学家们在人类的胎盘、肺部、血液中均发现了微塑料的身影。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潜在的不良影响的数据,它们对呼吸系统的有害影响也尚不清楚,但微塑料已被证明对水生环境中的多种生命形式有毒且存在危害。

结合品牌官网的相关信息和Beat the Microbead(BTMB,消除塑料微珠)数据库软件的相关成分数据,报告分析了10大日化品牌的微塑料使用情况及处理计划。

4大集团10大品牌可持续发展计划中提及微塑料处理情况总览

图 | 原报告Box 3.2的翻译版本

报告总结,在塑料污染问题上,大多数品牌只关注包装,忽略了产品配方中的微塑料。此外,ECHA和UNEP提出的微塑料定义并未覆盖所有的微塑料类型,这给企业的洗绿行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报告建议,限塑提案应采用更严格的微塑料定义,以促使企业和品牌去除所有的微塑料成分,开发真正可持续的配方。

以下是四大集团的代表性产品微塑料处理情况的具体分析:

欧莱雅集团

在其可持续发展计划中,欧莱雅集团并未直接提及微塑料,只说他们会在2030年前重新评估产品配方,确保配方“尊重”水生生态系统,但他们并未解释“尊重”一词的具体含义。欧莱雅希望,到2030年,产品配方中95%的成分是生物基材料。但需注意,生物基材料不等同于环保材料或可生物降解材料。

以下为欧莱雅集团三大品牌具体情况:

巴黎欧莱雅:在BTMB数据库收录的1003种产品中,77%含红类微塑料,90%含黄类微塑料,仅4%是绿色产品。

在其可持续性计划中,巴黎欧莱雅并未提及微塑料及产品配方的问题,而是聚焦在包装上。欧莱雅补充道,他们已经调整冲洗型产品的配方,2017年1月起去角质产品已不含塑料微珠,2020年起所有冲洗型产品已不含微塑料,其他类型产品的微塑料去除工作也在逐步进行。然而,他们参考的是ECHA提出的微塑料定义,因此报告对“所有冲洗型产品不含微塑料”的论断存在疑虑。

Elvive/Elseve:BTMB数据库的374种产品中,53%含红类微塑料,83%含黄类微塑料,仅7%是绿色产品。

在其可持续发展计划中,Elvive间接提到了微塑料,表示借助最新的共乳化技术,他们可以使用最薄的微滴涂层来包裹纤维。这不仅能减少硅的使用,还能提高配方的生物降解性能。

Elvive的免洗护发产品被列为“绿色创新”产品,但报告检测了15种该类产品,发现11种含有红类和黄类微塑料,3种含有黄类微塑料,仅1种是绿色产品。综合来看,报告认为Elvive的行动计划“洗绿”嫌疑较大。

卡尼尔:BTMB数据库中的1454种产品,48%含红类微塑料,67%含黄类微塑料,23%是绿色产品。

卡尼尔致力于对抗塑料包装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对产品中的微塑料关注不多。他们表示,2019年新洗护用品的配方成分平均91%来自可生物降解;并希望到2025年,75%的配方成分使用生物基材料。报告再次强调,生物基材料不等同于环保材料或可生物降解材料。

拜尔斯道夫集团

日化品牌“妮维雅”的母公司拜尔斯道夫表示,2019年起,他们所有的冲洗型产品都不含微塑料。他们也在努力改善免洗型产品的配方,以替换所使用的微塑料。他们还说到,妮维雅将在2022年前实现产品100%不含微塑料,优色林也将在2024年前实现这一目标。然而,拜尔斯道夫参考的是UNEP提出的微塑料定义。如前所述,该定义并不全面。

拜尔斯道夫提到,到2025年,其所有欧洲产品的配方成分将100%可生物降解。在鉴定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时,他们将使用OECD和ISO的方法。报告强调,如前所述,这些方法测不出材料真实的生物降解性能。

妮维雅:BTMB数据库的2789种产品中,62%含红类微塑料,70%含黄类微塑料,10%是绿色产品。其中妮维雅的Naturally Good系列都不含微塑料。

妮维雅表示,他们的沐浴露、洗发水和洗面奶的配方100%不含微塑料。此外,他们已于2015年完全淘汰产品中的PE塑料微珠,并已开始淘汰冲洗产品中的遮光剂。根据UNEP提出的微塑料定义,液态或凝胶态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不属于微塑料,所以他们计划使用这两种材料。

宝洁集团

在其可持续发展计划中,宝洁并未提到微塑料,但提到了绿色化学。报告认为,这对产品配方的影响尚不清楚,也不明确宝洁是否会少用塑料或转用可生物降解材料。

宝洁表示,正在努力通过360%科学生命周期评估来鉴定哪些成分更环保。此外,宝洁会采用ECHA提出的微塑料定义,这说明,目前他们不会处理ECHA定义范围之外的微塑料成分。

吉列:BTMB数据库收录的115种产品中,39%含红类微塑料,90%含黄类微塑料,仅6%是绿色产品。

宝洁强调,吉列的剃须凝胶或泡沫已不含PE和PTFE这两种塑料。

吉列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未提及微塑料,仅表示他们希望继续生产得到消费者和科学组织认可的高质量产品,并提高产品成分的透明度。

欧乐B:BTMB数据库收录的158种产品中,49%含红类微塑料,71%含黄类微塑料,18%是绿色产品。

欧乐B声明,其法国的PureActiv牙膏配方92%是天然成分,但报告发现,该品牌其他产品配方包含塑料成分。欧乐B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未提及微塑料,甚至不涉及包装的改良计划,而是聚焦于培养健康的口腔护理习惯以及提高产品成分信息的透明度。

海飞丝:BTMB数据库收录的324种产品中,96%含红类微塑料,90%含黄类微塑料,仅1%是绿色产品。

海飞丝的可持续性计划也未提及微塑料,而是专注于改善包装、减少塑料包装废品的数量。报告提醒,仅关注塑料包装不足以解决日化品的塑料污染问题。

联合利华

联合利华表示正在努力改善产品的设计和配方。在其可持续发展计划中,他们没有直接提到微塑料,但提到了生产原料为化石燃料的成分,并表示他们已经推出用可回收或可再生碳替代化石燃料碳的创新计划。

联合利华强调,其欧洲的除臭剂产品已去除部分微塑料成分,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微塑料去除工作正在进行。目前,联合利华的日化产品中有约90%的成分可生物降解;到2030年,他们将实现产品成分100%可生物降解。报告认为,联合利华遵循的是ECHA和UNEP提出的微塑料定义,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微塑料都会被去除。在评估材料的生物降解特性时,联合利华会使用OECD的方法。如前所述,该方法不能反映材料在真实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能。

多芬:BTMB数据库收录的1024种产品中,56%含红类微塑料,76%含黄类微塑料,16%是绿色产品。

多芬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未涉及产品配方和微塑料问题。其荷兰网站提到多芬于2014年开始逐步淘汰微珠,还提到他们正在开发可持续材料,但都缺乏详细信息,也未提供用生物基成分替代化石燃料基成分的具体计划。

舒耐:BTMB数据库收录的166种产品中,13%含红类微塑料,92%含黄类微塑料,仅8%是绿色产品。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舒耐没有相关计划,仅表示他们支持铝包装回收组织和英国气溶胶制造商协会的工作,鼓励所有英国地方当局回收气溶胶。

斧头:BTMB数据库收录的297种产品中,16%含红类微塑料,57%含黄类微塑料,41%是绿色产品。

斧头牌没有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也没有公布任何可量化的塑料污染处理目标。在公司价值观页面的最后,斧头牌提到了他们的环保计划,但都是关于产品包装而非产品中的微塑料成分。

点击文末链接可查看报告原文

https://www.beatthemicrobead.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Plastic-The-Hidden-Beauty-Ingredient.pdf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账号注明“原创”的文章,未经本号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需转载,请直接留言,或添加“摆摆”微信号(ID:btsf0705)。违反者本号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二、本账号注明其他来源的文章,是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而转载的公开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End-

编辑:李锐、摆脱塑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