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每周只喝几杯葡萄酒或几杯啤酒,也是有害的。这项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分析了超过3.6万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少量和中度饮酒都会导致总脑容量减少;且饮酒越多,这种关系就越强。其中,在50岁人群中,随着个人平均饮酒量从每天1单位酒精(约240毫升啤酒)增加到2单位,脑容量发生的变化相当于衰老两年。50岁人群的饮酒量从2单位增加到3单位,造成的后果相当于衰老了3年半。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而不衰。在现代社会,饮酒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能够普遍接受的行为。特别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人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抽烟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从公共卫生和医学的角度看,酒水该不该喝?酒精到底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构成了哪些危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哈尔滨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科带头人胡建教授及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酒精相关障碍分会副主委、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硕士生导师夏炎谈了他们的看法。

“问题饮酒”:有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夏炎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一病房主任,硕士生导师

狂喝滥饮真的不可以夏炎教授指出,作为目前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精神活性物质,酒精滥用已上升为位居前三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根据《2018年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的数字,全球饮酒者高达23亿,平均每人每天摄入32.8克纯酒精;而从全球因酒死亡的比例(男性)看:大于等于69岁者,占比7.2%;20-29岁,占比13.5%;15-49岁,占比12.2%。这说明无论是从民族习惯、地理差异、流行程度看,都难以摆脱酒精所酿成的恶果。

同样,我国民众饮酒人群非常庞大,酒精消费量也在“水涨船高”,普通人(15岁及以上)男女及总饮酒率分别为74.93%、38.8%和59.0%;人均酒精消费量2005年、2010年、2016年分别为4.1升、7.1升、7.2升,即2005年至2016年间,全国民众每年多喝了50亿升酒精。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国人6%的男性和1%的女性居民死于酒精相关疾病。根据2019年发布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我国精神障碍中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达到4.4%,排序第三。

酒精使用问题咋界定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是,每一个酒精单位(标准杯)中,含有10克纯酒精;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协会制定的标准是,每个酒精单位是14克纯酒精。胡建教授解释说,适度饮酒,即女性每天喝酒不超过1个标准杯(一瓶啤酒或半两50度白酒),男性不超2个标准杯;重度饮酒,即一次喝进超过60克的纯酒精(约50度白酒3两);酗酒,指的是男性在2小时内饮5杯及以上,女性饮4杯及以上;并且在孕妇和小于21岁者,任何酒精摄入都属于“过度”。

毋庸置疑,滥用酒精的后果,可造成躯体性或精神性的严重损害。夏教授指出,饮酒量每日超过4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等于10克纯酒精),或者每次饮酒超过6个标准杯,酒精带来的危险性就明显增高。在少量饮酒时,酒精首先抑制大脑皮质,使皮层下释放,呈现松弛感,让身心压力得到了舒缓。而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抑制也进一步加深,进入到所谓的醉酒状态,精神活动、语言及运动功能反应变慢,感觉迟钝。而当超量饮酒时,因体内酒精浓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昏迷,影响呼吸心跳,甚至死亡。

而长期饮酒者,由于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体内不能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等身体必须物质,致使酒精性肝硬化、肝癌、慢性胃炎、胃溃疡、胰腺炎、贫血等躯体疾病如影相随。夏教授指出,长期大量酗酒还易使智力水平每况愈下,表现为记忆障碍,思维障碍及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障碍,人格异常,部分患者因大脑皮层广泛受损而致失语、失认、失眠,一旦进入“酒精性痴呆”的地步,将终身不可逆。

“问题饮酒”:有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胡建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判断酒精依赖有标准胡建教授介绍说,我国临床常用DSM-V标准诊断酒精使用障碍(AUD)及严重程度,具体可分成轻、中、重三种程度。当出现如下标准中的两项,可视为轻度,出现四到五项,为中度,也称为“问题饮酒”;出现六项或六项以上,为重度。

具体标准如下:一是摄入的酒精量比预期多、耗费喝酒时间比预期更长;二是想限制或停止饮酒,但未能成功;三是耗费过长的时间喝酒,患病和产生酒精摄入后遗症;四是对酒精强烈渴望;五是饮酒或因饮酒而生病,使其无法正常处理家务和孩子的事情,或导致工作或学业上困难;六是在与家人和伴侣产生问题的情况下,仍继续饮酒;七是为了饮酒而停止或只是零星地参与一些曾经很享受或很重要的事;八是在饮酒期间曾多次增加受伤的概率;九是饮酒过程经常遗忘事情或大脑空白后,仍继续喝酒;十是因耐受程度增加,不得不增加饮酒量,以获得其想要的结果。(按照平时的饮酒量很少造成这种结果);十一是当停止酒精摄入后,失眠、难以入睡、心烦、紧张、悲伤、胃部不适、恶心、出汗等问题纷至沓来。

而是否已达到“酒精依赖”的程度,可以参考如下几条诊断标准:一是对使用酒精的强烈渴望或冲动感;二是对饮酒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三是当饮酒被终止或减少时,发生生理戒断状态;四是因饮酒行动而逐渐忽略其他快乐或兴趣,在获取、使用酒或从其作用中恢复过来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增加;五是耐受的依据,必须饮用较高剂量的酒才能获得过去较低剂量的效应;六是固执地饮酒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如过度饮酒对肝脏的损害、周期性大量饮酒所致的抑郁心境或与酒有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如在过去一年的某些时段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至三3条,即可认定为“酒精依赖”。

走出少饮无害的误区有人或许会说,避免滑入酒精依赖的“泥沼”还不简单吗?不喝白酒,多喝红酒,或者每天来上一两瓶啤酒不就行吗?夏炎教授严肃告诫说,从身体健康角度来说,饮酒是没有安全剂量的,每日小酌1-2杯有益健康绝对是“美丽”的误导!不管是白酒、洋酒、啤酒,还是葡萄酒或黄酒,里面都是含有酒精的,关键在于控制饮用量。

夏炎介绍,过去研究认为,少量酒精对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预防效果,即饮酒量与总心血管死亡率之间呈J或U形曲线关系,就是说每周饮酒量在7-8单位以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则有所下降。但《柳叶刀》杂志的观点认为,少量酒精对心血管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却会被其他健康风险完全抵消。比如,喝酒带来的愉快感,有助于短暂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短期改善睡眠质量,可这种“犒赏效应”在酒精代谢后将很快烟消云散,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又会卷土重来。

作为酒精依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专家,夏主任建议,如果酒精使用障碍给酗酒者造成身心伤害,且无力自拔时,必须及时求助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当前临床可用酒增敏药、苯二氮卓类药、抗酒渴求药帮助患者戒断酒瘾。而大部分酒精戒断患者发生戒断性幻觉、但妄想性症状持续时间不长,可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或奋乃静口服或注射。此外,一些新型抗精神病类药物如利培酮、喹硫平等,也有不错的疗效。

胡建教授强调指出:在我国,酒精与烟草的区别之处是,国家已开始在全国各个城市推广和划定指定的吸烟区域,告诫吸烟影响身体健康;而对酒精不仅没有任何限制购买和应用的措施,并且主流媒体黄金时段的广告仍然被各种名酒品牌占据和充斥,与酒精有关最多的负面新闻也不过是明星酒驾事件。可以说,酒精使用障碍是一个被忽视的重大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必须加大国民心理健康教育和责任感教育,深刻认识酒精滥用的严重危害。同时,胡建、夏炎二位教授建议参考世界无烟日、国际禁毒日等重大卫生纪念日,适时设立国内外“禁止酒精滥用日”,为酗酒无度者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