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检查需要空腹,今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能吃东西了,早上要是口服降压药的话,只能喝一小口白开水。”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医务人员类似的叮嘱。

为什么做有些检查前需要空腹呢?

就血液检查而言,临床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均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检测结果为依据,餐后 12 ~ 14 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食物性因素对血液成分基本没有影响,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与稳定,此时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1],有助疾病的诊断。

在消化道超声检查当中,空腹检查亦是排除检查干扰因素、保障检查结果可靠性的有效措施。首先,进食和饮水均会引起腹腔胀气增多,遮挡住检查部位。其次,进食后会引起胆囊收缩,某些胆囊息肉甚至小结石容易隐藏在收缩形成的褶皱中[2],无法通过超声进行判定。

怎样才算“适当空腹”?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明确指出,空腹抽血应该安排在上午7:00-9:00,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但不建议超过16小时[3]。

那么,如何空腹检查不折腾呢?

检查前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有搞不懂的一定要提前咨询相关医务人员,并且遵医嘱进行“适当空腹”和“有效检查”。

【参考文献】

赵麟 ,徐浩.化验检查都要空腹吗?[J].中国老年,2021(19):49-50.

于静.说说超声检查时的空腹和憋尿[J].江苏卫生保健,2021(04):29.

王蓓丽,郭玮,潘柏申.卫生行业标准《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1):1610-1613.

作者:宋诗尧,主管护师,四川大学医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