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官员警告称,俄乌两个粮食出口大国的冲突升级,正在加剧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2020年粮食进口量已超粮食总消费量25%,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据新华社报道,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去年召开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万建民表示,“我们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大需求,2030年粮食产量必须比目前提高15%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种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源头,目前,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必须重视发展生物育种和育种科技,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前,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的“育种4.0时代”,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使育种工作实现了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特别是生物育种,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一个焦点。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它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改革耕作栽培制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等方面效益显著。当前转基因种子市场价值在220亿美元,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份额占比已超过54%,成为种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我国在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已形成了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创新格局,实现了由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转变,显著提升了我国生物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但总体来说,在生物育种方面,无论是技术成熟度、复杂度、协同度,我国仍与美国等较为先进的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美国已经推广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20多年,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比例均超过90%,在抗性、产量、成本方面明显优于我国品种。我国玉米、大豆单产水平只有美国的60%左右,相关产品研发仍以跟踪模仿为主,从基因克隆到产品设计开发的原创性产品较少。另外,针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变化等问题,抗旱、耐盐碱、抗逆等功能基因研究和产品创制尚未实现重大突破。

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育种专利申请国,我国生物育种本身的发展短板明显。相较于国外大豆已广泛利用分子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我国常规育种的大豆在育种效率和对具体性状的精确改良方面落后。核心技术方面,以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为例,TALEN和CRISPR是基因编辑育种的发展方向,我国虽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突破,但尚未取得平台技术的核心专利。

想要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我国除了需要继续通过各类重大科技计划给予支持之外,还有必要找准自身在生物育种方面的薄弱点,瞄准生物育种未来的技术发展潮流或方向,立足自主创新,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大力建设国家级的大型育种平台,强化产品研究和示范推广,培育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企业,实现上中下游“一条龙”的育种创新体系。

当前,我国生物育种研究和应用脱节严重。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等主要集中在科研教学单位,而品种筛选与性能测定、繁育与生产加工、营销与技术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企业。在这方面国家应从顶层设计方面考虑,破解中国种业研发和推广脱钩的历史积弊,同时有意识推动大的国有农化企业间的联合以及种业上市企业之间的联合,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国内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发展成“种业航母”,争取在与国际种业巨头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从而有效保障国家的种业安全。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