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吃青团、扫墓、插柳条,以及踏青旅游等习俗。在古代,一开始这些习俗与清明节并没有关系!

当然,节日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融合过程。今天,页符表达就给你科普一下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一开始并不是“节日”,而是一个“节气”。

“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但作为节气真正形成于汉代。

西汉时,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基本齐备。清明,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五。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在冬至后第108天。

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更精确地反映一年地球运行的周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阴历或农历。

从此,中国的历法基本确定。这对于后来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明节真正的兴起成型,则在唐代。

唐宋之前,上巳节与寒食节已经产生。并且在唐宋时期,上巳节和寒食节都有多种娱乐性活动事项。

由于上巳节,寒食节,清明时间相近,都在农历三月上旬。因此,几个节日常连在一起进行,呈现融合的趋势。

唐在国家最权威的礼法《开元礼》中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在唐德宗时期,假日延长到七天,足见唐代对寒食与清明的重视。

慢慢地,随着上巳节祓禊活动不再盛行,寒食节禁火习俗日渐淡漠,清明节节日地位逐步上升。

“清明节”在宋代的《岁时广记》中被列为单独类目。

明清时期,寒食节、上巳节基本上淡出,三节合一,只有清明节被保留下来。

同时,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作为唯一一个集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与情感,也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的美德表现。祭祖,是为了记住。纪念先人,勿忘清明,且惜当下。

出品:页符表达x咚咚喵

来源: 页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