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给华子留言,她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现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了1.4mmol/L,是不是太低了,要不要减少药物的剂量?华子告诉她,不建议减少药物剂量,因为1.4mmol/L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人,把LDL-C水平降到1.4mmol/L以下,已经是现在的专家共识,低水平的LDL-C会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更大的获益。

一、为什么需要低水平LDL-CLDL-C水平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最初的实验中,人们得到的结果,是在LDL-C水平达到2.6mmol/L的时候,看到了斑块的逆转。但在后来,人们发现,在LDL-C水平达到1.8mmol/L的时候,斑块更加容易逆转。

有研究成果表示,有些患者在LDL-C水平达到1.4mmol/L后,斑块才会出现逆转。因此在医学界流行一句话,“如果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没有逆转,就说明你的LDL-C水平降得不够低”。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的专家共识,也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极危重者,将LDL-C水平控制到1.4mmol/L。

二、低水平的LDL-C安全吗很多人在担心,把LDL-C水平降至过低会不会不安全。因为胆固醇对人体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过低了,可能会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不过在相关研究中,把LDL-C水平降至0.7mmol/L时,受试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所以现在认为,偏低的LDL-C水平对人体也是安全的。不过在实际治疗时,LDL-C水平控制在1.8mmol/L就足以减少绝大多数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极危重者才需要控制在1.4mmol/L,这也作为LDL-C水平过低的指标,只要没有大幅度低于1.4mmol/L,就不建议减少药量。

三、如何减少用药风险除了对LDL-C水平的忧虑,很多人对使用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也充满着担心,害怕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可逆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肌肉损伤,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但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只是小概率事件。只要不超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就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在用药过程中,监测肝转氨酶(不能超过正常值3倍)、肌酸激酶(不能超过正常值5倍),发现问题及时停药,也可以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四、LDL-C水平不能达标怎么办其实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不是LDL-C水平偏低与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是LDL-C水平很难达标。这时需要将他汀类药物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进行联用,可以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继续降低LDL-C水平。

如果他汀联用依折麦布,仍然不能使LDL-C水平达标,可以与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联用。PCSK9抑制剂价格较贵,不过马上要纳入医保进行集采了,未来价格会大幅降低。

华子接触过很多心肌梗死、脑梗塞的患者,很多人认为吃了他汀就万事大吉,但是对控制LDL-C水平达标的意识不强。而实际上,LDL-C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一定要有足够大的决心去控制它,才能保证用药的有效性。

总结一下,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1.4mmol/L,是专家共识推荐的指标,只要没有大幅低于这个指标,就不需要减少药量,而要坚持用药,保持较低水平的LDL-C尽可能长的时间。以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用药越久,获益越大。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和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来源: 药师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