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性别教育应该从小儿时期开始抓起。但有些家长却不重视,觉得没有什么,到时候等他们自己长大了就会分清楚男女的。那么,你知道孩子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吗?

哪里不能被别人碰?

在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甘肃平凉大寨站点,苏老师给大寨站点的孩子们带来一节关于儿童自我保护的常识课程。为提升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共有五个要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在这堂课里苏老师讲到五点违法警报,一是《视觉警报》二是《言语警报》三是《触碰警报》四是《拥抱警报》五是《独处警报》。

为活跃气氛,苏老师以儿歌的模式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学习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部位,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可以被别人触碰,哪些部位是不可被别人触碰的。

在本次儿童性别保护活动中,苏老师带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犯、遇到性侵害时应该怎么做、侵害时该怎么做、自护和求救等内容,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我从哪里来?

为了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积极应对青春期身心变化,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安徽家家景园站点联合社居委特开设性教育系列课程。站点老师特地学习了关于性教育课程的内容,并且有相关一系列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希望给小朋友科普好关于性教育方面的专业内容。

老师首先让孩子们相互自我介绍,开展了互动的拍手小游戏,消除了孩子们之间以及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

活动开始后,老师向孩子们抛出了疑问,我们从哪里来?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自己的想法,有从垃圾桶捡来的、有从学校里来的,十分有趣。老师发了纸和笔,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并勇于表达出来。

接着老师放了一段关于“我从哪里来”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们知道了——植物是通过授粉产生果实;小鸡小鸭是卵生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人类是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的。孩子们看得都非常认真。老师接着也科普了多胞胎产生的原理,也讲述了妈妈怀孕过程当中的不易,并鼓励孩子们在课堂结束后,勇于表达对妈妈的爱。

儿童防性侵

在石城县东城儿童服务站,老师带同学们开展了一堂“防性侵女童保护”活动。

课程从“认识身体”开始导入,讲师邀请6位同学上讲台,请他们根据口令指出身体的某个部位:鼻子、眼睛、头发、耳朵、屁股。当讲师口令说出“屁股”的时候,台上的同学们纷纷捂住脸,不太好意思指自己的屁股,坐在位子上的同学也哈哈大笑。讲师问大家为什么要笑?同学们说屁股是私密部位,不能随意让人摸。讲师夸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有内衣、内裤盖住的地方是我们身体的私密部位。接着,讲师展示了一张图片,上面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并邀请同学指出图片上属于身体私密的地方。

认识了身体隐私部位之后,讲师通过情景演示向大家普及性侵害行为。情景是这样的:一个女生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因为人太多,女生只能站着,后面的“坏人”第一次是只摸了女生的后背,女生大喊:“我不认识你,你离我远一点”,“坏人”没把女生的话放在心上,第二次摸了背之后又摸了女生屁股,这时女生又大喊:“我还未满14周岁,你想坐牢吗?叔叔阿姨救救我。”顺着用力推了一下“坏人”。

情景扮演引得同学们兴味盎然,纷纷举手想上台扮演,为了安全起见,讲师邀请了2个女生搭伙演一次,2个男生演一次。随后,讲师向同学们普及了其他性侵行为,如让同学们看没穿衣服的影片以及拍摄没穿衣服的影片等。并呼吁同学们要牢牢记住,不让“坏人”有机可乘。接着,讲师向同学们科普了遇到性侵犯时应该怎么做,比如出门玩耍要跟家长说明去哪里;结伴而门玩耍;真的遇到了性侵犯时要保持冷静,选择有利时机逃跑等。

活动结束前,讲师还为同学们发了一本小册子,鼓励同学们认真阅读,掌握更多关于识别危险和自救的技能。

好的性教育是为儿童和年轻人提供全面、无偏差、科学且正确的与性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同时,基于这些正确信息,帮助他们培养技能及实践。只有真正认识性,人们才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己的性和性关系有自我决定的能力,才能以愉快的、负责的方式对待性和同伴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帮助年轻的一代规避可能的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