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科技部下属国家科技传播委员会(NCSTC)组织撰写的科幻小说集KOVIDNAMA出版

2020年2月,就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在印度大规模暴发时,印度科学传播的最高机构,科技部下属的国家科技传播委员会(NCSTC)邀请该国知名科幻作家撰写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因此,名为KOVIDNAMA的科幻小说选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运而生,字面意思为“大流行病期间的回忆录”(Memoirs during a Pandemic)。

选集从多角度介绍了全球大流行病的各个方面和后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选集中共有13个故事,由马诺吉·帕塔里亚(Manoj Pataria)博士和阿文杜比(Arvind Dubey)博士编辑,他们是印度著名的科学传播者。

选集的序言和社论阐明了科幻小说在印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冠状病毒SARSCOV2的详细结构,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如何避免感染这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选集中故事的主题包括通过噬菌体根除新冠肺炎疫情,冠状病毒的空间联系,病毒在人类基因组结构中的作用,大流行病毒通过流星在地球上传播,故意用SARSCOV2病毒感染敌人,病毒变异,病毒从蝙蝠和其他动物传播到人类,拯救达到“细胞因子风暴”关键阶段的病人,保护人类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一种诺亚之弧,流行性病毒的起源,在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灾难中挖掘机会等。

这本选集在2021年一经出版就受到热烈欢迎。选集的作者分别是马诺伊·库马尔·帕塔里亚(Manoj Kumar Patariya)、钱德拉·莫汉·诺蒂亚尔(Chandra Mohan Nautiyal)、普拉吉亚·高塔姆(Pragya Gautam)、伊尔凡·胡曼(Irfan Human)、拉吉夫·兰詹·乌帕迪亚(Rajiv Ranjan Upadhyay)、阿文德·杜贝(Arvind Dubey)、阿文德·米什拉(Arvind Mishra)、泽尚·海德尔·扎伊迪(Zeeshan Haider Zaidi)、阿米特·库马尔(Amit Kumar)、卡尔帕纳·库尔什雷斯塔(Kalpana Kulshrestha)、马尼什·莫汉·戈尔(Manish Mohan Gore)、阿比谢克·库马尔·米什拉(Abhishek Kumar Mishra)和维杰·奇塔里(Vijay Chitauri)。

KOVIDNAMA受到印度科幻读者的一致好评,它采用印度语发行,这是印度的通用和官方语言。完整选集可以通过链接下载,链接如下:https://iscos.org/KOVIDNAMA.pdf

〔原作者:阿文德·米甚拉(Arvind Mishra)/翻译:张家乐〕

【日本】日本第41届SF大赏颁布,立原透耶凭借对中国科幻的译介获得特别赏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主办的第41届SF大赏于2021年2月20日公布获奖作品,并于4月17日举行在线颁奖仪式。本届日本SF大赏的并列获奖作品为菅浩江的《歓喜の歌博物館惑星3》和林谦治的《星系出雲の兵站》全9卷;特别奖:立原透耶对中文科幻作品翻译介绍的功绩;功绩赏:小林泰三(已故)。在线颁奖仪式上,举办方公布了由近二十位中国科幻作家及从业者共同祝贺立原透耶获奖的祝贺视频,包括刘慈欣、姚海军在内的中国科幻人在视频中感谢立原透耶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科幻和日本科幻的桥梁,在科幻交流特别是对中国作品的翻译和推介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立原透耶长期从事中国科幻研究,参与和组织中日科幻交流活动,同时也是《三体》日本版译者和监修。她选编的《时间之梯:现代中华科幻杰作选》和《三体》日文版共同在日本掀起了最近的中国科幻热潮。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s://sfwj.jp/awards/Nihon-SF-Taisho-Award/41/202105030226.html。

(供稿:科幻光年)

【英国】英国科幻协会旗下评论期刊《矢量》推出中国科幻专号英国科幻协会(BSFA)旗下的评论期刊《矢量》(Vector)与马来西亚华裔科幻研究者黄盈沅(Yen Ooi)和中国科幻作家王侃瑜合作,组稿编辑并于2021年3月春季刊推出了中国科幻专号。该期内容丰富,包括王侃瑜的中国科幻女性简史,策展人Angela Chan、采访艺术家Beatrice Glow、马辰、Frederike Schneider-Vielsäcker和孙梦天的中国科幻研究缩影,陈楸帆和Maggie Shen King的作家互访,三丰介绍的中国科幻迷群,Dev Agarwal评论的中国科幻电影,Sandra Unerman的阿凡提书评,Dan Byrne-Smith采访艺术家Gordon Cheung,VirginiaL. Conn的中华未来主义,金雪妮的中国科幻翻译,宋明炜组织的2019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上的学术圆桌实录(发言人包括宋明炜、严锋、王德威、三丰、陈楸帆、金雪妮、双翅目和王侃瑜,文稿由青年科幻学者吕广钊整理),中国科幻产业中各家机构的集体亮相,Niall Harrison的中国科幻英译短篇梳理等。更多内容请参考Vector官方页面:https://vector-bsfa.com/current-issue/。

(供稿:科幻光年)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新作科幻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全球同步发售继2015年推出《被掩埋的巨人》、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的最新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英文版由企鹅兰登书屋旗下的克诺夫出版集团(Knopf Publishing Group)出版,并于2021年3月全球同步发售。小说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克拉拉的第一人称叙述,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爱的本质。因为《克拉拉与太阳》是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推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球各大授权出版社都在第一时间加入了这场出版界的狂欢。而石黑一雄本人也积极参与作品的全球推广计划中,参加了多场线上对谈、一对一读者签售会、媒体访谈直播等各类营销活动。《克拉拉与太阳》的简体中文版(译者宋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国内有超过500家实体书店参与《克拉拉与太阳》新书重点陈列和买赠策划。译文社推出300本烫金封面的毛边本限定款、800套限量款布面精装版《长日将尽》作为预售礼赠品,上线即被抢购一空。《克拉拉与太阳》并非石黑一雄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他于2005年出版的《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是背景设定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反乌托邦色彩近似平行世界的科幻小说,曾入围2005年布克奖和美国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并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1923年以来“百部伟大英语小说”书单,且被改编为电影。《克拉拉与太阳》的相关更多内容请参考出版社官方页面: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653825/klara-and-the-sun-by-kazuo-ishiguro/。

石黑一雄 著

《克拉拉与太阳》封面

(供稿:科幻光年)

【美国】《美国科幻研究协会会刊》2021年春季刊推出“中国科幻与世界”专题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主办的《美国科幻研究协会会刊》(SFRA Review)于2021年春季刊,即第51卷第2期,推出“中国科幻与世界”专题,刊载了17篇中外学者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从四个方面以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科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中国科幻与世界科幻的关联和互动。吴岩、姚建彬、初金一的《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科幻》作为导言,讲述了当前中国科幻与世界科幻日趋密切的双向交流。在第一部分“世界对中国科幻的接受”中,弗朗西斯科·沃尔索(Francesco Verso)、那檀霭孙(Nathanie lIsaacson)、初金一、马琳瑶分别从中国科幻的远大前景、中美科幻跨国文化参与和翻译、俄罗斯中国科幻译本的发展、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等角度论述了世界对中国科幻的接受。在第二部分“中国对世界科幻的接受”中,王昕、黎婵、赵晋、郭伟分别从中国科幻电影研究、中国英语科幻研究、中国日本科幻研究、中国科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等角度论述了中国对世界科幻的接受。在第三部分“科幻与方法”中,孙梦天、李桦、范轶伦、刘媛分别从世界文学、环境批评、中国与拉美科幻研究、文化例外论等角度阐释中国科幻研究方法。在第四部分“研究现状”中,詹玲、任冬梅、王一平、姜振宇分别从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批评的互动、民国时期的中国科幻、21世纪中国科幻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等角度审视中国科幻研究。本期专题旨在集中展现中国与世界在科幻领域的交流互动,恰逢其时地促进了中国科幻研究在世界范围的深度传播。更多内容参见SFRA Review官方页面:https://sfrareview.org/vol-51-no-2-spring-2021/。

(供稿:黄嘉宁)

【英国】英国皇家邮局发行以经典英国科幻作品作者为主题的邮票套装英国皇家邮局于2021年4月发行了一套以经典英国科幻作品作者为主题的邮票,其中包括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多丽丝·莱辛的《希卡斯塔》、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以及约翰·温德姆的《三尖树时代》。英国皇家邮局表示2021年恰逢赫伯特·乔治·威尔斯逝世75周年,同时也是《三尖树时代》出版70周年,此套邮票是为纪念这些英国科幻作家和他们创作的经典科幻作品。详情请参考英国皇家邮局页面:https://shop.royalmail.com/special-stamp-issues/classic-science-fiction/classic-science-fiction-stamp-set。

(供稿:科幻光年)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和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研究系联合推出的科幻中国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行2021年4月23日,以“科幻中国:异形,异次元,异托邦”为主题的科幻中国工作坊在线举办。本次工作坊由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和韦尔斯利学院的宋明炜副教授主持,邀请了知名科幻作家韩松、陈楸帆、伊格言和王侃瑜,以及年轻科幻学者黄丁如、周迪灝、陈济舟、欧慕康(Michael O' Krent)和金雪妮参加对谈发言讨论。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王德威主持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博士生的科幻研究项目简报环节:科幻学者的发言内容包括哈佛大学黄丁如的《危机及其生态:20世纪30年代大众科学杂志中的毒气意象》、耶鲁大学周迪灏的《遗失的早期人类和遗忘的中国科幻》、哈佛大学陈济舟的《唯药辩证法》、哈佛大学欧慕康的《作为历史思维的科幻》以及耶鲁大学金雪妮的《科学与修真小说》研究。第二部分是由宋明炜主持的科幻作家作品和科幻整体现状对谈环节:伊格言和陈楸帆分别介绍了他们即将问世的新作《零度分离》和《AI 2041》,并和韩松、王侃瑜共同分享了早期对他们产生影响的科幻作品,对谈提及韩松作品的“吃人”隐喻及梦游意向、王侃瑜《海鲜饭店》中的深海恐怖和精神吞噬,讨论还涉及科幻参与意识形态建构、高科技以及全球化对科幻作家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完整报道请参考王侃瑜的实录:https://mp.weixin.qq.com/s/Qv8V4mSw62DGX_bn890Tig。

(供稿:科幻光年)

【日本】第七届日本翻译大赏颁奖,科幻作品并列获奖2021年5月16日,第七届日本翻译大赏获奖作品公布,科幻作品玛莎·威尔斯的《杀手机器人日记》(译者:中原尚哉)和尤迪特·沙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的《逝物录》(译者:细井直子)并列获奖。其中玛莎·威尔斯的《杀手机器人日记》系列分上下册,包括了系列前四部中篇小说《全面警报》(All Systems Red)、《人为反应》(Artificial Condition)、《叛逃协定》(Rogue Protocol)、《逃生策略》(Exit Strategy)。

郝景芳的《生于1984》(译者:櫻庭ゆみ子)也入围本年度Top5名单。官方详细页面:https://besttranslationaward.wordpress.com。

(供稿:科幻光年)

【美国】2021星云奖名单揭晓

当地时间6月5日,美国第56届星云奖在线颁奖典礼颁发了本年度的星云奖、雷布拉德伯里奖(杰出影视表现奖)、安德烈诺顿优秀青少年科幻奖等奖项。

星云奖:

最佳短篇:Open House on Haunted Hill by John Wiswell(《幽灵山上的待售房》 / 约翰·维斯维尔)。

最佳短中篇:Two Truths and a Lie by Sarah Pinsker(《两个真相,一个谎言》 / 莎拉·平斯克)。

最佳长中篇:Ring Shout by P. Djèlí Clark(《绕圈呼喊》 / P. 贾里·克拉克)。

最佳长篇:Network Effect by Martha Wells(《网络效应》 / 玛莎·威尔斯)。

最佳游戏写作:Hades by Greg Kasavin(《哈迪斯》 / 格雷格·凯瑟文)。

雷布拉德伯里奖(杰出影视表现奖):The Good Place: "Whenever You're Ready", Michael Schur, NBC(《善地:等你准备好》 / 迈克·舒尔)。

安德烈诺顿优秀青少年科幻奖:A Wizard's Guide to Defensive Baking, T. Kingfisher(Argyll)(《魔法烘培防御术指南》 / T.金费雪)。

更多入围作品信息请参考星云奖官网:https://nebulas.sfwa.org/award-year/2020/。

2021 年美国星云奖颁奖宣传海报

(供稿:科幻光年)

本文选自《世界科幻动态》2021年1-5期

《世界科幻动态》长期征稿,招募特约通讯员。邮箱:csfsc_crisp@126.com

(排版:张馨木 编辑:黄倩红 审定:邹贞)

来源: 《世界科幻动态》202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