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房时65岁的肺癌患者老张在病房里哭成了泪人,他在术前检查中发现下肢深静脉有血栓,手术被迫推迟了。老张边哭边说:“完了,听说有了血栓就再也不能活动了,手术也不能做了。”

我对老张说:“下肢静脉血栓并不可怕,你放心,只要你配合,什么都不影响!”

听了我的鼓励后,老张备受鼓舞,于是再次打起精神。其实很多老年人在体检时经常会发现下肢静脉有血栓,那么为何老年人下肢静脉血栓频发?平时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呢?

为何老年人下肢静脉血栓频发?所谓下肢静脉血栓就是血管内出现了固体的质块,而导致固体质块形成的原因主要血流速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的损伤。

●血流速度改变

缓慢的血流速度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人体四肢的血流相对缓慢,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骨折,长期卧床或久坐都会使血流速度减慢,加之静脉曲张等疾病时静脉迂曲,进一步减慢了血流速度,从而加速的静脉血栓的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罹患静脉血栓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血液中往往富含凝血因子,这会导致血液处在高凝状态中,比如《无尽攀登》中夏伯渝老人曾经得过淋巴瘤,再比如老张确诊的是肺癌,他们的静脉血栓与肿瘤病史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疾病乃至手术的创伤也会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特别是当静脉的内膜发生损伤时,往往会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

●血管的损伤

血管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抗血小板粘集的功能。当血管损伤之后,血管内膜下一种名为胶原的物质被显露,“嗅觉”灵敏的血小板迅速聚集而形成血栓,所谓血管的损伤也是静脉血栓发生的一大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有哪些表现?我们可以将人体四肢的血管比作村里灌溉的通路,动脉就是进入田地的水管,而静脉就是流出田地的水管。

当动脉发生阻塞,往往是缺水的表现,这个田地干旱,类比于人体就是发凉、发白、疼痛。

当下肢深静脉血栓时,由于灌溉的流出道受阻,大量的水被滞留在田地中,会导致庄稼被淹没,而在人体中的表现为下肢肿胀、皮温增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如何处理?●内科手段

内科手段包括经典的抗凝及溶栓,如果就诊及时,新鲜的血栓有可能被溶解,而抗凝可以有效预防新血栓的形成。

●外科手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特别是介入水平的突飞猛进,切开取栓及介入吸栓变得越来越常见。除此之外,对于有手术指征或者为了防止再次血栓脱落造成严重的后果,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也越来越常见。将滤器放入下腔静脉后,即使栓子脱落,那么滤器也会将其拦截,从而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产生。

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久坐要避免,下肢要活动

长期卧床以及久坐都会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日常生活中建议每30分钟后起身进行适当活动,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尽早下地活动是关键

随着ERAS理念(加速康复)深入人心,手术后鼓励患者尽早活动已经达成共识。对于那些不能及时下地的朋友建议适当增加踝泵运动,所谓踝泵运动就是简单的勾脚尖和绷脚尖的过程。

静脉曲张,尽早治疗

很多久站或者重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静脉曲张,迂曲的血管使血流减慢,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尽早通过弹力袜保守或者手术干预。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个病更加了解,也不那么谈血栓色变了。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