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小英初中刚毕业就意外怀孕了,她的父母关系长期不和,母亲常年在外打工。惊慌失措的她在母亲带领下去医院做流产手术,做常规术前检查,医生竟然发现她是艾滋病毒和梅毒感染者。母亲对此竟然一无所知。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致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发病缓慢,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至9年,病死率极高。

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已经四十年了,艾滋病毒仍然威胁着世界。怎样科学预防?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性接触传播:目前我们国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经性传播。

特别是男性和男性之间发生的无保护的同性性行为,感染的风险会更高。

2、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最主要的风险是通过注射吸毒,特别是跟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在不正规的、没有规范消毒措施的场所纹身、穿耳洞,或者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也会有较低的经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母婴传播:

感染HIV病毒的孕妇如果不接受规范的母婴阻断,也有可能传播给胎儿。

二、 检测存在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即从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HIV的核酸、抗原或抗体需要一段时期。“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或病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长度不同。最常用的是抗体检测,其窗口期在4~12周。核酸检测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至感染后1周左右。

三、艾滋病潜伏期有哪些症状

1、全身症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

2、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

3、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

四、怎样预防艾滋病?

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HIV携带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及血制品,被HIV患者体液污染的器械、设备、医疗用品等。

1、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1)、这些人需要主动检测: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拥有多个性伴、伴侣/配偶HIV阳性、男男同性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服食新型毒品、性病患者等;

2)、性伴感染状况不明;

3)、多次发生危险行为,应定期检测,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

2、不去不正规的场所纹身、穿耳洞等进行有创操作,不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3、 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有效的疫苗和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发生暴露后,可以在72小时内服用HIV暴露后阻断药可有效避免感染HIV。

五、终结艾滋病,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1、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艾滋病不能从外表看出来,检测是发现感染的唯一途径。

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2、医务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促进主动检测,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一定要做好艾滋病的科普宣传工作,特别是在青少年开始普及艾滋病科学预防知识,可以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

3、医务人员、警察等属于高危职业,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措施,防止HIV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