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位居五谷之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最大的梦想便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五谷中最早为中华先民所熟悉的便是粟与黍。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来源于谷子,进而代指主管粮食丰歉的谷神。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华夏祖先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并食用粟和黍了。之后经过数千年的人工培育选种,中国培育出了异彩纷呈的粟类作物品种。中国最早的酒、醋就是用小米酿造的。在小麦传入中国、水稻跨越长江进入黄河流域之前的数千年中,正是粟与黍等带有颖壳的本土作物养育了中华民族,滋养了华夏文明,终使华夏文明成为同时代最辉煌的古代文明之一,且生息绵延数千载依然灿烂辉煌。可以说,在各种农作物当中,粟的文化内涵最为悠久丰富。粟文化这一座沉睡在地下的“金矿”等待着人们去挖掘。

粟,在中国北方通称谷子,籽实去壳以后,叫作小米。谷子耐旱、抗贫瘠,生产相同重量的粮食,谷子的需水量只有玉米的1/3、小麦的1/2、水稻的1/5。但在今天,小米并非中国人的主粮,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能看到谷子的踪迹。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谷子?一种边缘化的小宗作物,为什么在中国境内有如此广泛的分布?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耧车,发明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铁犁牛耕和耧车,是中国对于世界农业的重要贡献。这些伟大的发明,都是伴随着粟作而生。

殷墟,出土过举世闻名的甲骨文。甲骨文,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在甲骨文中,“禾”字,就是一株谷子的全貌。而甲骨文中的“米”字,像是一个结满籽粒的谷穗。公元100年,东汉文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古老的字典。里面对“米”字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读: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意为:米是粟的籽实,字形像谷子结实的形状。种种迹象,都在吐露出一些秘密,即粟对于中国的影响,似乎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事实上,中国粟的出土遗存多达五六十处,分布于河北省、陕西省、河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十几个省(自治区),且大多集中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心。为什么是粟成为中华先民栽培的首选?它是原产于中国,还是从境外传播而来?

我国栽培的谷子,并非由国外传入,而是由我国的青狗尾草经人工驯化而来。中华先民发现了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从中选择具有“穗大、不落粒、分蘖少”等对人类有利变异的个体,进行特殊培育,将这些优良性状稳定地传递下去。

狗尾草和谷子有很大的区别。谷子植株高大、分蘖少、不落粒、籽粒大、香味多,从原来的狗尾草,驯化到今天的谷子,经历了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变化。它是一步一步地,变成不落粒,这个驯化过程由分蘖很多变为分蘖很少,实际上就是一个永远在驯化、永远在改良的过程。实现了从狗尾巴草到农家品种,再到今天栽培种的一个过程。

图片来源:《粟说一粒小米的故事》

来源: 《粟说一粒小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