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生产规模,集约化管理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管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管理顺序,种植业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不利因素经常发生,实际成本计算滞后。实行集约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1、组建一批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种粮大户,对农业科学技术进行集中传播。2、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方便购置一些大型农机设备,购置农业生产设备,可以有效地节约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3、集约化管理不但能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抵御风险,对应急和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损失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整,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在增产节支中的实际作用。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在农业上的资金和资源投入的比重逐年增加,依靠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一项关键性,根本性的措施,我国目前取得的很大成绩与科技进步是分不开的;由于农业生产是一项弱势产业,气候,病虫危害,土地环境,人为等因素都可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合理地利用农业科学技术,不但可以减轻生产负担,而且能事半功倍地完成增产增效的目标。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测土配方等措施,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做到因土施肥、看地施肥;根据各类农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肥;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二)施肥方法科学
1、深施覆土。如氮素化肥深施,可有效地防止养分流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据试验,碳酸氢铵地下深施的利用率为50%,而地表层撒施的利用率只有28%左右;尿素地下深施的利用率在35%―50%之间,而地表撒施的利用率低的多。
2、集中施用。如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易被土壤中铁、铝、钙固定而失去肥效,故应穴施、条施,集中施在根系生长的土层,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周围,有利于根据系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3、看天、看地、看作物施肥。“看天”就是看温度、湿度、雨雪、光照等气候因素对肥效有无影响。温度高时宜追施尿素,温度低时则宜追施碳酸氢铵。“看地”就是因土施肥。例如,黏土地保肥力强,肥料一次用量可大些;砂壤土保肥能力差,追肥应本着“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看作物”就是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状况,找出土壤中影响产量的缺素因子和各种作物对肥料需求的高峰,结合肥料特性做到配方施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施肥的效果将大大提高。

4、合理使用滴灌等节水节肥措施。(1)使用滴灌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品质;相对地面灌溉:增产效果可达20-30%,瓜果提前一周上市;(2)滴灌能够节水、节能、省肥、省工; 节水:与地面灌溉棉花节水50%蔬菜滴灌节水50-70%,甜瓜节水70%,比喷 灌节水15-20%; 节能:滴灌用水率极高,减少了抽水时间,从而减少了能量消耗; 省肥:与沟灌比较平均省肥47.5%,膜下滴灌平均省肥53.3%; 省工:节省劳务50%左右;(3)使用滴灌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滴灌标志着传统农业走向管道化和有压输水,为实现自动化奠定基础。自动化可以 节省劳动力,同时可更有效控制灌溉,实现农业集约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经营。

(三)加强统防统治,有效的控制病虫害。

1、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农业病虫害,宜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杀菌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矿物源杀虫杀菌剂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

2、不使用未经许可生产的农药及禁用农药。不应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登记和许可的农药;不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或具有“三致”的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农药使用准则。参照GB4285、GB/T8321中有关的农药使用准则和规定,严格掌握施用剂量、每季使用次数、施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对标准中未规定的农药,应严格按照该农药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加大剂量和浓度。对限制使用的中等毒性农药,应针对不同病虫害防治对象,使用其浓度允许范围中的下限。

4、注意交替使用农药。在农作物生产中,提倡将不同类型农药交替使用,以防止病原体和害虫产生抗药性。

5、不断提高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不同农药的持效期,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和高效施药技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使用选择性农药,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6、严格掌握用药安全间隔期。对限制使用的农药,其最后一次用药至农作物采收的间隔期,应在其有效期后的10天以上;允许使用的农药,其最后一次用药至采收的间隔期,应在20天以上。

三、全面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这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继续实施对主产区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要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二)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广开农民就业门路。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着眼于利用农业多种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鼓励优势区域发展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强园艺业、养殖业和茧丝绸等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三)要大力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要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认真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认真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扶持生猪、油料、奶牛等生产的政策。要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的新形势,顺势而为地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把规模化生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特别是生猪、奶牛规模养殖要在短期内有较快发展。要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认真研究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把握产销波动规律,及时完善有关政策,健全促进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