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基因检测,大多数人或许很陌生,脑中联想到的是高额的检测费用,或者是世界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其实基因检测涉及到医学中的很多领域,从最初的疾病诊断到最终的药物治疗都有它的身影。下面本文将会带您了解基因检测的奥秘。
基因检测都有哪些功能?适用于哪些人群?
1. 孕妇(胎儿)—产前筛查
胎儿染色体疾病是导致严重出生缺陷的原因之一,其中非整倍体最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导致的疾病有唐氏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 , 临床上患者的智力、身材、生理功能都会产生异常[1]。通过产前筛查与诊断可尽早鉴别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减少遗传病的发生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因其无创、安全和提高出生缺陷的筛查率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
2.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疾病发生风险预测
针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可以通过相应的遗传性肿瘤的基因检测,来评估其患肿瘤风险。
3. 遗传性疾病患者—疾病诊断
单基因疾病—我们熟悉的色盲、白化病,以及朱莉的BRCA1突变等,都属于单基因疾病。目前,有几百种单基因疾病都可以进行基因检测。
多基因疾病—由环境、饮食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多基因疾病[3]。多基因疾病涉及基因过多,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的检测并不常见。
4. 患者—靶向与个体化药物治疗
个体化精准医疗是在诊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在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医学手段,基因检测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方式。
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根据基因检测指导用药结果的案例。如应用基因检测调整高危血栓风险人群及抗血小板降阶治疗患者药物种类与用药剂量,提高疗效,降低出血发生率[4];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基因检测避免不当使用免疫抑制药,保护患儿免受药物的不良反应[5];乳腺癌患者应用基因检测,结合临床进行化疗药物选择以及耐药后用药方案的优化等[6]。
体内代谢受基因影响的常见药物
1.抗栓类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常与阿司匹林联用进行血栓二级预防,有指南明确指出应用药物基因检测可使高危血栓风险人群及抗血小板降阶治疗患者获益[7]。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后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为活性代谢产物。氯吡格雷代谢通路上的CYP2C19功能缺失性等位基因与氯吡格雷反应性低及不良临床预后相关[8]。
2.抗癫痫药物
卡马西平是一种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滞剂,可抑制丘脑腹前核至额叶的神经冲动的传导,临床常用于部分性癫痫发作、神经痛等的治疗。主要涉及皮肤及附件、神经和精神系统、血液系统损害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警告卡马西平会增加HLA-B*1502等位基因阳性亚裔患者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风险,因此建议亚裔患者在使用卡马西平前进行基因筛查[9]。
3.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但其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占20%-95%,影响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主要相关基因有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转运蛋白SLC21等。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之一,它进入体内后主要由CYP3A4代谢。有研究发现POR*28变异型等位基因携带者CYP3A4酶活性较强,增加了阿托伐他汀的代谢产物,进而增强了阿托伐他汀的疗效[10]。
基因检测是为了确认疾病原因,进行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指导科学用药以及辅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等。对于一些疾病基因检测提供了很好的诊断以及用药依据。患者是否需要基因检测应咨询医生,遵医嘱进行相应检查。
参考文献
[1]郑敏华,谢润桂,娄季武.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8):89-91.
[2]孟骁,钟世林,邓玉清.无创基因检测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效果及其与孕妇年龄和检测孕周相关性的探讨[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21,10(03):169-173.
[3] Sun D,Zhou T,Heianza Y,et al.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J]. Circ res,2019,124: 930-937.
[4]陈文,周洲.基因检测在冠心病精准医疗中的应用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2021,12(04):445-449.
[5]潘瑞英.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基因检测临床应用进展[J].人民军医,2021,64(06):564-568.
[6]李富,曾健.基因检测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02):408-412.
[7] Sibbing D,AradiD,AlexopoulosD,et al. Updated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Platelet Function and Genetic Tes- ting for Guiding P2Y ( 12) Receptor Inhibitor Treatment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JACC Cardiovasc Interv,2019,12: 1521-1537.
[8] Sibbing D,StegherrJ,LatzW,et al. Cytochrome P450 2C19 loss-of-function polymorphism and stent thrombosis fol- 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Eur Heart J,2009,30: 916-922.
[9]许倍铭,陈冰.卡马西平药品不良反应与HLA-B*1502基因多态性及血药浓度相关性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20,20(05):326-329+349.
[10]韦侃侃,张莉蓉.POR*28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关系[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5,34(05):372-375.
来源: 天坛医院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