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第一次看见象鸟蛋的人,都会发出和我一样的疑问:“这是真的吗?”

2018年,受到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资助,我和几位同事以及植物园同行飞赴马达加斯加,准备开展为期两周的植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落地之后,餐厅陈列着的几排装饰物吸引了我的注意——其中有两个巨大如足球一般的蛋,隔着玻璃橱窗,我开始端详它们。

象鸟蛋 | Vassil / Wikimedia Commons

这是许多块破碎的蛋壳用石膏粘合在一起复原的蛋,那些蛋壳碎块历经时间打磨,又显然没有矿化的痕迹,泛着汉白玉一般的光泽,如人造物一样不真实;然而蛋壳上蜂窝一般的凹坑是气孔的痕迹,显出它曾经为这个蛋壳中的生命提供呼吸。

这就是象鸟的蛋壳,但这些生命早已经停滞,它们存在于600年前的马达加斯加。

孤岛上的巨怪

漫步在马达加斯加南部的海滩,也许你仍有机会捡到一些残片。从遗存至今的一些骨骼化石和残存的DNA判断,研究认为曾经存在至少4种象鸟,分属于象鸟属(Aepyornis)、穆氏象鸟属(Mullerornis)和泰坦象鸟属(Vorombe)。而所有这些象鸟的体型,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鸟类非洲鸵鸟(体重约130-150公斤),大部分的巨象鸟(Aepyornis maximus)高度可以超过3米,体重在350-750公斤。

鸟类和非鸟有羽恐龙的大小比较。从左到右:巨盗龙、犹他盗龙、巨象鸟、鸵鸟、恐爪龙 | Matt Martyniuk / Wikimedia Commons

2018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其中的泰坦象鸟(Vorombe titan)可以达到860公斤的惊人记录——这也使得象鸟超过了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的南岛巨恐鸟(Dinornis robustus),以及曾经生活在澳洲大陆的史氏雷啸鸟(Dromornis stirtoni),成为了人类已知最重的鸟。动物的体型以立方增长,而决定支撑能力的腿部横截面积却以平方增长,因此象鸟硕大无朋的体型也注定了在所有象鸟的复原图和复原模型中,象鸟的腿都如大象一般粗壮,看上去令人生畏之外又有几分滑稽。

象鸟腿骨 |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Flickr

岛屿是很多特有动物的摇篮。1964年,动物学家福斯特(J. Bristol Foster)在研究了116种岛屿上的生物之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岛屿上生活的动物,常常会演化出体型上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大型动物因为食物来源的缺乏,体型普遍变小了;而小型动物由于岛屿上天敌的缺失,体型普遍变大了。

这一观察结论在1978年由著名生态学家罗伯特•麦克阿瑟(Robert MacArthur)和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进一步拓展阐释,形成了动物地理学中的“岛屿法则”。婆罗洲的侏儒象,豪勋爵岛的大型竹节虫,马达加斯加的大型发声蟑螂,都是这一理论的注脚。

象鸟骨骼标本 | LadyofHats / Wikimedia Commons

而在与世隔绝岛屿生存的鸟类,则更受到演化生物学家的关注。很多岛屿鸟类不约而同丧失了飞行能力,并在岛屿走上了“大型化”之路,这一过程在鸟类的演化历史上反复出现,鸮鹦鹉、渡渡鸟、大海雀、恐鸟,和我们更不熟悉的夏威夷巨雁都在此列。那些巨大蛋壳中孵化出的不能飞的象鸟,就是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所演化出的庞然巨物。

“世界最重的鸟”桂冠是如此引人遐思:当人们第一次遇见它们,会想些什么?

大鸟世界的消逝

人类对象鸟应该不陌生,答案也许会更令人不安。

大约9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连带着马达加斯加与非洲大陆分开,约88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分开,马达加斯加开始了在印度洋上永恒的孤独漂移。目前在岛上发现过的最早人类活动痕迹大约出现在1万年前,而今天构成马达加斯加居民主体的南岛民族,则在1500-2300年前从东南亚婆罗洲出发登上了马达加斯加岛,从非洲大陆抵达的居民则更晚一些——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当人类抵达马达加斯加,象鸟早已在此繁衍多时了。

象鸟和鸵鸟骨骼标本。从左到右:敏捷穆氏象鸟Mullerornis agilis、巨象鸟Aepyornis maximus、希氏象鸟Aepyornis hildebrandti、鸵鸟 | Eric Buffetaut / Boletim do Centro Português de Geo-História e Pré-História (2018)

那么,象鸟又是什么时候来到马达加斯加的呢?

曾经人们认为,象鸟或许和现存非洲大陆的鸵鸟之间亲缘关系相近,随着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大陆的漂移,象鸟与鸵鸟分道扬镳各生欢喜。但最新的DNA系统学研究认为,现存鸟类中与象鸟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远隔大洋、生活在新西兰的几维鸟。

这一研究也引发了对包括鸵鸟、鸸鹋、美洲鸵、鹤鸵、几维鸟等平胸总目鸟类地理分布成因的重新思考。它讲述了另一个故事——据推测,象鸟与几维鸟分开的时间远远晚于冈瓦纳大陆的分裂时间,或许是象鸟和其它平胸总目鸟类还保留着飞行能力的共同祖先,从南美迁飞来到其它大岛。在平静安宁的马达加斯加和新西兰,在岛屿法则下,它们放弃了飞行能力,成为了丛林中的隐者。而这一时间不会晚于2700万年前的上新世。

人类与象鸟的相遇即使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象鸟巨大的蛋壳也已留存在传说和文学中——《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水手辛巴达来到了一个遍布巨鸟蛋的海岛,巨鸟被称为“Roc”。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里巨鸟再次出现:反派巫师向阿拉丁的妻子要一个“Roc”的蛋作为宫殿装饰,以此触怒了灯神。在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更是提到,盘踞于大岛上的巨鸟“rukh”,飞起来遮天蔽日,一伸爪子可以抓起一头大象……

蛋的大小比较。最大的是象鸟蛋,其次是恐鸟蛋、鸵鸟蛋,最小的是鸡蛋 |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 Flickr

这些故事本身荒诞,但也足可见人们对象鸟或敬或怕的心态。事实上象鸟很有可能如澳洲北部的鹤鸵一样,以果实为主食,马达加斯加极为丰富且特有的很多棕榈科植物,为象鸟提供了足够的食物。不少马岛特有的棕榈科植物在今天已极度濒危,一种可能的原因就是象鸟的灭绝,使它们丧失了种子传播者。

人类和象鸟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共同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意味着人类的猎杀可能不是象鸟灭绝的首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栖息地的丧失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从人类登上马达加斯加起,岛上的森林植被一直在大量减少。原始森林已经减少了90%,而如象鸟一般巨型的动物,所需要的繁殖栖息地不会太小,它们是森林资源破坏过程的牺牲品。作为猎奇商品,一些象鸟蛋被高价出售到海外,在一些岛民的遗迹中发现过象鸟蛋壳——象鸟蛋被用作食物和器具,也令象鸟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Æpyornis Island里,出现了一只未灭绝的象鸟 | Wikimedia Commons

这样一类令人惊叹的大鸟,就此从地球上消失,我们甚至不知道灭绝发生在何时,现存完整的象鸟蛋,经同位素定年,大多是1000年以前的。法国殖民者入侵殖民这个美丽的大岛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人见过一只活的象鸟。

今天的马达加斯加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失去森林的庇护,土壤肥力快速流失,农业也难以发展。巨鸟游弋于丛林已成往事,岛上还有众多迷人的特有野生动植物,它们和整个岛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无论是施以援手还是通力合作,如果不能思考明白人与其他生物,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我们将面临重蹈象鸟覆辙的风险。

来源: 物种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