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韭菜,那上面都是药!”“别看这个西瓜那么大,都是打膨大素打起来的!”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听到过这样的对话,很多蔬菜都被冠上了“不安全”称号。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用药用肥过度,很多种植户看到虫就打药,看到弱就施肥,不去合理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就造成了农药、肥料过量过度的现象。然而,2017年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都很不理想每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亩均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则是50%~60%。也就是说我们用的比别人多得多,效果却只有人家的一半。

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原物

自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就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看到这里大家会问了,国家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就是希望少用农药化肥,让老百姓吃得健康,让农户降低成本嘛?当然不是,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危害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大要多。

图为市面上种类繁多的农药

首先是对土壤的危害,化学盐分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便会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中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的含量超标,从而导致土壤性状恶化。比如我们在新闻上常见的土地盐碱化。农药化肥的大量、大面积使用以及滥用,再加上农药具有不可降解性,已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图为植物受到病虫害侵染后

其次是环境的污染,一般常用喷雾的方式来使用农药或者对作物进行叶面施肥,而农药中的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会漂浮在空气中,直接污染大气,导致了酸雨积增和臭氧层漏洞的破坏,施过农药的农田被雨水冲刷后,农药会进入江河,从而污染海洋。造成死鱼死虾,水资源污染。一些农药残留的时间比较久,这部分农药会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进入地层深处,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

图为农田周围污染

最后也就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产品质量,种植作物时,如果偏施某种化肥,会导致作物营养失调,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从而造成产品品质降低。化肥量过多会导致瓜果不甜、蔬菜不香。而农药就更不必说了,大家经常会在网上或者电视里看到因农药残留导致食物中毒事件,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图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减施农药和化肥呢?大家知道,而今我们吃的菜大多都是设施蔬菜。那什么是设施蔬菜呢?设施蔬菜是指设施栽培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由于蔬菜设施栽培的季节往往是露地生产难以达到的,通常又将其称为反季节栽培、保护地栽培等。通俗点说就是从大棚、温室、小拱棚或者地膜覆盖下栽培出的蔬菜。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中国菜都寿光市就有大面积成规模的设施蔬菜基地。那么如何减施设施蔬菜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呢?我们先从农药减施说起。

图为日光温室构造

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对于病虫害来说,其实防的意义远大于治。为了减施农药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图为黄瓜霜霉病害

1、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无病虫种苗。具有防病虫保产作用,经济有效,简单易行,效果稳定。

2、改革种植制度。比如合理轮作、合理间作套种、合理作物布局。

3、改进栽培技术,科学管理设施。

4、物理机械防治。有温度处理比如高温闷棚、射线处理、捕杀法、诱杀法像黄板或者诱虫灯利用害虫的趋性、阻隔法。

5、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颉颃作用、交叉保护作用、天敌昆虫和生物农药。

6、科学施用农药。提高农药利用率,比如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施农药。还有就是一定要选择正规商家生产的农药,抵制粗制滥造品,尽量减少高毒农药的使用。

减少化肥用量也有以下方法:

1、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有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培肥土壤地力,而且增施有机肥也是改良土壤质地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2、测土配方,配方施肥均衡土壤养分,科学施用,减少盲目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浪费。

3、水肥一体化:减少肥料的挥发与渗漏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4、生物制剂的应用:施入生物制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分解土壤固化养分。

其实总的来说,这些技术都是为了增加农药、化肥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它们的使用量。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习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保护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才能更好地振兴乡村,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