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22日宁夏卫健委网消息,银川市8月21日确诊1例输入性鼠疫病例,患者病情危重,且多次就诊……

随即,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全力救治患者,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传播、不扩散。

这一消息的发布,让人们在德尔塔及拉达姆等新冠变异株的忌惮之上无疑又增添了一份担忧……

鼠疫是什么?

它与“黑死病”有何关系?

为什么会令人闻风丧胆?

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

鼠疫与黑死病黑死病就是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因患者皮肤广泛出血,身长恶疮,呼吸衰竭,快则两三天,慢则四五天就会出现死亡,皮肤有瘀斑、紫绀,坏死,且死后尸体呈黑紫色,因而人们称之为“黑死病”[1]。

在最近10年,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已经基本肯定,黑死病病原是鼠疫耶尔森菌[2],传染源是鼠类及其他啮齿动物(如旱獭)、鼠疫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是鼠蚤叮咬,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及消化道感染,人类普遍易感。

临床上根据人类罹患鼠疫所表现的症状,主要可分为将鼠疫分为腺型鼠疫、肺型鼠疫和败血症鼠疫三种类型。无论哪一种类型,均有很高的死亡率。

鼠疫为何令人闻风丧胆?鼠疫,在千百年前,曾是一种将世界各国深深笼罩在阴霾之下的“瘟疫”,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鼠疫曾多次大规模暴发,数亿人因此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恐惧的传染病之一。

111年前,我国东北吉林、黑龙江曾被鼠疫席卷,患者先是发烧、咳嗽,继而全身无力,而后面部周身呈现恐怖的黑紫色......

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当年面粉厂停放的众多尸体照片至今仍让人触目惊心。

111年前的鼠疫导致我国众多民众深受其害,尸体遍地,满目疮痍

而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以1347—1351年为著,其曾造成2500 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 1/3~ 1/2,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瘟疫;另两次全球范围的鼠疫流行分别是从 542 年开始,即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也称查士丁尼瘟疫,持续了约 60 年,死亡总数近1亿人;以及19 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持续流行,暴发于亚、欧、美、非洲的 60 多个国家,死亡人数约 1200 多万。

鼠疫从 1347 年冬天(橙色)开始,翌年就几乎传遍整个南欧和西欧(绿色)

无论鼠疫对我国人民的残殇还是对欧洲人口造成的重创,均令人难以忘怀,然而站在历史长河视角,鼠疫也不仅只有让人闻风丧胆的“魔鬼”般的形象符号,其对欧洲的文化和艺术领域则有着积极作用和影响。

在对抗鼠疫的过程中,人类理性和科学思想不断萌芽

在瘟疫肆虐的初期,人们认为疾病和宗教、巫术有关,采取了许多愚昧的做法,如自我鞭笞(Flagellant)、迫害犹太人(Anti-semitism)和杀猫。然而随着经验不断积累,人们慢慢开始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那时候还没有细菌学知识,人们将病原称为「瘴气」(Miasma)。

人们还发现,该病发病是有潜伏期的,于是最早的隔离检疫制度诞生了(最早于 1377 年出现在拉古萨共和国)。最早的公共卫生科学即肇始于此。人们开始对未知事件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体,解剖学开始逐渐兴盛,理性和科学开始熠熠生辉。

鼠疫改变人们对生活及自身的看待方式

触目惊心的死亡景象让幸存者开始庆幸劫后余生,重新思考生存的意义,特别是城市里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对灵魂得救的全神贯注,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也就是从宗教宣扬的「来世主义」向「现世主义」转变,从「禁欲主义」向「享乐主义」转变。

这个时期的文艺作品中有一个主题特别能反映这一想法,就是「死神之舞」,或称「骷髅之舞」——死神混迹于生者中间,出没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中,随时可能带走任何人的生命,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因此要珍惜眼下的生活,及时享乐。

塔林圣尼古拉教堂的“死神之舞”壁画

鼠疫对艺术的影响

鼠疫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而最敏锐而深刻捕捉到它所带来的心灵创伤的是天性敏感的艺术家。这一时期欧洲可见坟墓建筑和装饰的发展,更加写实主义,并且常常出现死神形象。

除了我们刚才提到「死神之舞」外,还有在建筑上体现。教堂的设计开始出现罗马式的复兴,并最后发展为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结构,用简洁的线条营造高耸空阔的空间,表现出民众对死亡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哀思。教堂内的装饰雕像和图画也向冷峻的写实主义转化,表达强烈悲痛、腐烂的尸体、个人的罪恶的画像占据了主要地位。

米兰大教堂

今天,再次闻及鼠疫,很多人已不再是谈虎色变,不仅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发病数明显下降,更是由于我们对鼠疫正确地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客观待之。

以史为镜,我们能够明晰鼠疫在曾经给人类带来噩运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了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进步,推动了最早隔离检疫制度以及最早公共卫生科学的建立和形成(这不仅仅在欧洲,在我国面对鼠疫抗击过程中,亦在北京协和医院伍连德博士的带领下,形成了最初的封城隔离以及卫生防疫站建立)。

总之,面对鼠疫,我们需科学认知,理性看待,积极防控,泰然处之。

协和医学小贴士:鼠疫预防需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并做好防蚤叮咬,一旦怀疑有接触史,需主动当地疾控部门申报,及时就医。

[1] 康琼.从《十日谈》想起的——对黑死病、文艺复兴、中国儒教的思考.文科爱好者[J].2020,7:2.
[2] Death Stephanie Haensch, Raffaella Bianucci, Michel Signoli, et al. Distinct Clones of Yersinia pestis Caused the Black.PLOS PATHOGENS[J]October 7, 2010(DOI:
10.1371/journal.ppat.1001134)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邵池《黑死病与文艺复兴》

特别致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邵池 。

主要专业方向为肺间质疾病和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擅长呼吸内科常见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治,对肺间质疾病、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病、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积症、支气管内肿瘤等多种呼吸系统疑难病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发表相关论文、论著1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10余部。目前在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艺术教研组,从事艺术医学教研工作,主要专业方向是西方艺术史、音乐史教学法研究。

文字/整理:刘洋

编辑/排版:赵娜

审核/校对:李娜 李玉乐 董哲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