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一只大熊猫突然死亡的死因公布,震惊了不少人,它竟然患上了“大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据报道,2021年1月3日,成都大熊猫“科琳”在室内正常采食时突然倒地抽搐,经过了专家们积极抢救。不幸的是,2021年1月6日,“科琳”出现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疾病的类型和性质,熊猫基地立即对“科琳”开展了尸体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大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肿瘤)。此次发生在大熊猫神经系统并在72小时内导致死亡的肿瘤病例,是大熊猫圈养史上的首例。

一、脑胶质瘤有多可怕?

脑胶质瘤是颅内很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的40%-50%。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会得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侵袭性强,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因为脑胶质瘤而去世的。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在政治上最亲密的两位战友,甚至是他的儿子都因脑胶质瘤而离世。脑胶质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室管膜瘤几种类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 I-IV 级。

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WHO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 ,偏良性,分化较为良好,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好;

WHO3~4级为高级别胶质瘤 ,偏恶性,为低分化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差。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WHO IV级),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一半以上,最具侵袭性,临床预后差。

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WHO IV级),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一半以上,最具侵袭性,临床预后极差。

二、脑胶质瘤发病原因是什么?

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其脑胶质瘤的发生机会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三、出现这两大表现可能招惹上了胶质瘤!

1、头痛伴呕吐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就是:头痛。肿瘤细胞会引起周边组织的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并伴有呕吐的现象。这种情况不会消失,随着肿瘤的发展会越来越严重,因此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有不同。

2、局部功能障碍

1)、大脑内部拥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区,有些患者会出现癫痫的症状。

2)、如果肿瘤处于颞顶枕叶时,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的障碍,视觉的丧失。

3)、当肿瘤位置出现在小脑时,患者就可能平衡力出现问题。

4)、当肿瘤位置处于额叶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等。

四、怎样治疗脑胶质瘤?

如果肿瘤位置合适,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如果肿瘤长在神经密集处或者是脑干等部位的话就不能手术,只能做放化疗等治疗缓解病情发展。神经影像常规检查目前主要包括CT和MRI。这两种成像方法可以相对清晰精确地显示脑解剖结构特征及脑肿瘤病变形态学特征,如部位、大小、周边水肿状态等。在图像信息上MRI优于CT。

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也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但疗效很有限,中位生存期仅14-16个月。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部《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给出了最佳的治疗建议。同时,《规范》把脑胶质瘤的全新治疗方式——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列为新发胶质母细胞瘤(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2级证据)治疗方案。

《规范》明确提出,脑胶质瘤是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疾病,MDT应贯穿脑胶质瘤规范化诊疗的全过程。脑胶质瘤MDT的目标是整合神经肿瘤相关多学科优势,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实现最佳序贯治疗。

五、怎样预防脑胶质瘤?

1、如果年龄大于40岁,根据专业医生意见,定期进行头部CT、MRI(核磁共振)、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筛查胶质瘤同时,可以顺便排查头部的动脉瘤以及有无脑血管畸形等情况;

2、年轻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也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筛查诊断;

3、除了定期体检,要注意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积极锻炼身体,不要吸烟酗酒,不要熬夜,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食品等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