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症状,在高温并高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哪些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出现中暑情况怎么办?
如何预防中暑?
运动性中暑是近年来提出的运动性疾病之一,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身体上发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此症多见于年轻的体育锻炼者、运动员等。
在维基百科的“中暑”词条中,是这样分类的:
在直射日光下长时间照射的情况下睡醒。由于流汗引致的脱水和末端血管的扩张,全身的血液循环降低而导致意识在突然之间消失。体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脉搏呈现徐脉(缓慢的脉搏)。建议进行输液及冷却疗法。 水分和盐分的补给赶不上到大量的流汗,形成了脱水症状的时候发生。有各样的症状,例如:直肠温上升至39℃、皮肤寒冷、明显地流汗,等等。建议进行输液及冷却疗法。 大量流汗后只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不足时发生,突然性有痛性痉挛和硬直的产生。体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建议经口注入食盐水。 下视丘的温热中枢受到障碍,体温调节机能丧失时发生。产生高度的意识障碍,体温上升至40℃以上,不明显地流汗,皮肤干燥。建议紧急入院,并且尽快进行冷却疗法。
你会发现,中暑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感,还有神经层面的失控。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中暑都会觉得很热、流很多汗,所以需要对其表现做全面的了解。
以表格的形式,将上述中暑各种症状进行归纳,以便收藏:
夏季运动中暑后如何降温
爱跑猫科学运动专家特邀了钟幼民博士为大家讲解夏季中暑后如何降温。
距离今年出伏的时间还有些日子,希望各位出行注意安全。学会预防、降温及早期简单处理,千万不要等着出现了中暑症状才去治疗,你应该在感觉不适时就自我预防。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恶心或者疲劳时要及时停止运动,到路边阴凉处休息一下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