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生产与运用是门大学问,其中有三大关键步骤,请往下看:

1、经验萃取

搜集足够多的样本,然后进行交叉类比,我们就可以深入地探究事物背后的核心特征。二十四节气歌就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交叉类比。比如第三个节气:惊蛰,冬天已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这些是惊蛰的部分核心特征。只要符合以上几个特征,人们就知道此时正是春耕的好时节。在农耕时代,人们要守农时,及时播种,否则一旦错过农时,轻者收成锐减,重者颗粒无收。

达尔文曾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标本,回来后经过大量的交叉类比,写下《物种起源》,之后又用二十年的时间不断补充素材,以便找出物种间、地域间的核心特征,进一步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过程。以上都是交叉类比的应用,在组织中同样有很多可以应用的地方。比如有一位领域专家,他的技艺高超,还没有教过新人。那我们怎么把他的经验萃取出来,快速教会新人。这时候就可以找新人和他一起工作,同时进行交叉类比,只要两者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向专家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用这种采访的方式,把工作流程从头到尾过一遍,就可以将专家的行为和高质量的结果建立因果联系。当所有的关键动作和知识结合在一起之后,既要剔除别人很难复制的、专属于专家的个人特质,也要剔除专家多余的动作和事物的所有表面特征,这样萃取出来的知识就会更接近核心特征。用交叉类比萃取知识的例子实在太多。通过多个具体样本的交叉类比,能够找到事物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核心特征,核心特征之间往往还有各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我们称之为深层结构。专家和常人的重大区别也正在这里,专家能够抓住事物的核心特征和深层结构,而常人一般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浅层结构。常人看人的眼睛只关注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而老中医看眼睛则能从中推断你的肝功能好不好。

2、修饰言辞

人和灵长类动物拉开距离的关键,就在于人能把自身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理论升华,然后广泛传播。而后人又会在前人基础上做灵活运用、升级创新,这就是薪尽火传的道理。尽管有大量的知识技术流传了下来,但更多的东西则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了,其中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很多古书都绝迹了,即便如此,有很多人依靠记忆依然能把好的经书复原,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力量。古人常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只是信息的媒介,所有信息传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猿类出现后经过1800万年的进化,才产生了人类的语言。人类和语言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才创造了文字,此后又有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尽管语言越来越先高级,词汇量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也导致了语言表达的效果差异极大。孔子说:“《志》有之: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语言不精炼,不能朗朗上口,就很难流传久远。王安石当年写诗时,选择“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春风又吹江南岸”,曾经斟酌了很久,可见传播需要修辞,语言尽量要有韵味。同时,老子说“俭故能广”,大道至简,知识越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越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广为流传。古人常说:但在流传不在多。修饰言辞需要追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因发现物种并非起源于上帝创造,于是就采用了一些激烈的言辞。而达尔文的妻子爱玛是信上帝的,她尊重达尔文的信仰自由,仔细阅读了手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达尔文对此非常感激,如果不是和爱玛结婚,他很可能写出一本较为激烈的书。正是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帮助达尔文摆脱感情的羁绊,从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事物的核心特征是理性的,往往是发现它的人对它赋予了情感色彩。正如达尔文所做的那样,唯有集中于事实和逻辑,才更有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有句话说,成熟的人多余的是成熟,在事物的核心特征里注入强烈的情感成分往往也不过是多余的表面特征,不利于知识的流传和应用。因此,不要舍不得删除和优化,这常常是组织经验萃取时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知识永远存在更好的、减少歧义的描述,再加上如何组织语言,让知识朗朗上口,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3、领悟运用和升级

人类不能与灵长类动物拉开更大距离的原因是:并非所有人的理论都是拿来就能用的,从知到行的距离无穷远,从领悟知识开始,慢慢做到融会贯通,再到理论的迭代升级,需要我们躬身入局。所有知识的掌握都少不了学习者主动参悟的过程。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尹氏解释道:“规矩,法度可告者也。巧则在其人,虽大匠亦末如之何也已。盖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知识的意义就在于给人一个大概的方向或策略。要掌握所学知识则需要学习者将其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整合,形成自己内在独特的表征。因为任何理论到实践落地都不可能照搬,知识在应用的时候都需要根据情境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创造性发挥,这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最可贵的能力。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理论毕竟是在过往的实践基础上抽象归纳出来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可以说是有之以为利。然而,新的情境必然和理论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创新发展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可以说是无之以为用。因此,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才是学习的关键,知识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只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创造价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恰是学习者对知识彻底掌握的标志。正如阳明先生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能付诸实践的理论才有机会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