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语境中,榫卯时常与传统建筑和家具等木制人工物品有关。一块木头上凸出的部分称为榫,另一块相应凹入的部分叫做卯。两者需要成对儿出现,才能把不同木构件连接起来。对研究科技史的专业学者来说,榫卯不过是一个普通、甚至泛泛的技术用词,代表一种普遍的节点构造方式。然而,随着全球化在近几十年的深入发展,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无论大众传媒还是专业研究界,榫卯的话题都日益受到关注。

2018年末至2019年初,中国科学技术馆围绕榫卯这一传统工艺和建造文化,推出自主研发的主题展览。笔者和不少朋友曾参观那个展览,深深被现场摆放的木质模型吸引。一些模型构件可以现场动手拆装,榫头插入卯眼,不用一根金属钉子或化学粘合剂,两块相互独立的木头就能结合成一个具有承载力的构件。在连接木构件后,榫卯往往隐没内部结构,外部可见的仅是一条细缝。甚至那条缝也可能悄无声息地与木的纹理混迹在一起,或者消融在木面之间的交界转折处。这种互动式的展览,进一步激发、拓展我们今天对古代木结构技术的兴趣。之后,展览内容被编辑成册,以《榫卯的魅力》为书名,于近期正式出版。该书把一种隐藏在木结构中的节点构造方式,放在传统技艺和中国文化的宏大背景中,勾勒出一幅简单易懂、却又宽广深邃的图景。没有机会亲临展览的人们,通过书籍同样可以感受到榫卯的魅力。

榫卯的魅力来自哪里?由榫卯连接的构件结成特定的序列和结构,形成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家具、车船等,通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逐渐凝结为具有东方特色的技术文化和审美趣味。借用生命科学的术语,榫卯已经构成当前人们理解中国传统人工物世界的技术基因。书中文字配有英文翻译,这有利于该书的国际传播。 “榫卯”对应的英文表述是“mortise and tenon”。从词序上看,榫并不对应“mortise”一词,“tenon”才指凸的东西。从词源上看,汉语中的“榫”字与木直接有关,而“tenon”并不必然如此。上述微妙差异提醒人们,谈论榫卯这一技术基因,同样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化的情境。

纵览世界建筑史,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地面以上的木构架及其建造方式独树一帜。柱、梁、枋、檩、椽、斗拱等基本构件组成一个复杂而又规章有序的构造体系。这些构件几乎都依赖榫卯的连接才能发挥作用。在不同建筑构造和结构中,榫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功能与工艺。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和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背景、工匠体系、工艺传统及木作工具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一套“基因”序列或“语言”系统,表达着古代工匠技术体系中的特定技术知识。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专注于解码、编译这些隐含的技术基因和文化信息。

榫卯已成为今天古典中式家具设计的一种造型手段。或结构或形式上,多种榫卯组合,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很多人赞同,榫卯作为传统中式家具之魂,凝结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精粹,体现了东方人含蓄的美学和情趣。而据笔者观察,榫卯其实已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语法,跨越建筑和家具等不同设计领域。这似乎反映了一种趋势,一边是现代技术和产业分类日益细致和专业化,另一边则是物质文化表达越加趋同和符号化。

榫卯现象也让我们能够管窥技术知识的广泛应用和适应性。除了建筑和家具之外,在古代车辆、船舶、桥梁、农具、乐器等领域,无论是小型器物还是大型制造中,榫卯无处不在。明代的《天工开物》把手工行业按领域分类,根据的是生产资料的物质属性和工作方法不同。当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科技馆林林总总,常常不约而同地把藏品按纸质、陶瓷、木质、石质等基本物质属性来进行分类展示和储存,依据的是“物质文化”的理论基础。榫卯的构造逻辑却可以跨越物质、产品类别。它最集中体现在木制构件中,但也扩展应用于金属、砖石材料中,以及不同技术情境下的建造。榫卯结构如果出现在牌坊、房屋等石制建筑中,人们很可能从中观察到对木质建筑的模仿痕迹,比如贵州绥阳张公祠。由此可见,榫卯这一技术基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榫卯源自传统手工技艺系统,其所依赖的技术环境正经历瓦解和重构。钢、合金、塑料、纳米复合材料等大行其道,必然伴随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取代榫卯在传统砖石木构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在技术环境变迁的压力下,榫卯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不断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努力嵌入那些具有更强适应性的技术人工物。无论是利用榫卯连接的现代技术不断构建出新的秩序,还是东亚传统木构建造和制作技艺通过不断创新,最终获得了更多的传承机会,榫卯都不会沉没在技术进化的长河之中。它的魅力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