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业始祖——黄道婆天使心 纺织科普博览 2019-12-11

黄道婆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推广纺织技术以及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在黄道婆的故乡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黄道婆这个女强人是如何炼成的呢?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来解密黄道婆的成长之路。
出 逃黄道婆年幼时正值宋元更替,到处兵荒马乱,生活十分窘迫,十二三岁就被迫到地主家做童养媳。嫁入地主家的黄道婆一刻不得清闲,除了伺候全家人的起居,白天要出门耕地,晚上还要纺布供家里人穿戴。

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出逃另寻生路。半夜,她从家中偷偷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商船上,随船逃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

成 就

黄道婆不仅是一位勤劳勇敢的“叛逆者”,更是一位大胆创新的科学家。她对中国纺织技术的进步功劳非凡。

01革新了剥棉花籽的方式当时,棉花去籽要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效率太低,后来改用铁棍擀挤棉籽,还是比较费力。于是,黄道婆与木匠一起发明了轧棉机,由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的缝隙喂籽棉,两人一起摇曲柄,棉絮棉籽便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这一发明比美国的轧棉机早了400多年。

02改良弹棉花的弓原来弹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来长,还是线弦,须用手指拨动,弓身小,没有劲,线弦容易断。黄道婆将原有弹棉花的线弓改为槌击弹振弓弦,又将弓身改为四尺多长,这样弹起棉来,不仅节奏鲜明,而且弹出的棉絮质感蓬松。

03

创造了新式纺车当时淞江一带使用的都是单式手摇纺车,效率很低,只能纺一根线,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经过反复试验,将其升级为能同时纺三根棉线的三式脚踏纺车,效率提高了三倍之多,而且操作省力,后世称其为“黄道婆纺车”。

04

研发先进织造技术黄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做了重要贡献,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改良研发出"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一套先进的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淞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几百年久而不衰。16世纪初,当地农民织出的布,一天就有上万匹。18世纪乃至19世纪,松江布更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当时称淞江布匹"衣被天下"。

来源: 纺织科普博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