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TopMD《约吧大医生》第42场患教直播探讨的内容是“谈磨玻璃结节色变”有必要吗?

本期节目为TopMD2020国际肺癌关注月特别节目,做客直播间的专家是我们的老朋友: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

磨玻璃结节是所有类型肺结节中最危险的类型吗?多发磨玻璃结节比单发的危险?发现磨玻璃结节到底应该怎么查?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这低剂量CT又该怎么查?查出磨玻璃结节需要吃药吗?

本期直播在TopMD全媒体矩阵:新浪看点、腾讯新闻、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趣头条、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百度健康9家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高达654762次!整场直播引发网友高度关注,病友们在直播间内的留言提问近百条!

(TopMD肺癌病友群及TopMD直播间部分留言)

(部分在线观看量与首页推荐)

我们将本次直播按大家关心的topic进行了精心剪辑,并在全网进行二次播出,今天是第(3)集:什么样的磨玻璃结节该切?什么样的就没必要切?决定这个磨玻璃结节是手术还是观察随访到底与什么有关?陈教授马上告诉您。

咱们还是来看看医学专家们做的各种相关的研究。

研究一:

2015年外国学者Kakinuma R发表文章,系统的研究了5mm及5mm以下孤立纯磨玻璃结节的发展和结局。总共观察了961个结节≤5mm的人,数据是这样的:有104人去复查时发现磨玻璃结节消失了,7人磨玻璃结节变小了,还有109人没有再去进一步随访复查磨玻璃结节。

特别想说的是这组数据:有437人随访磨玻璃结节的时间大于5年,这其中发现有44人的磨玻璃结节在逐渐增长,在5个手术的病人中,有4人被证实是肺癌,有1人是癌前病变。

这篇文章的结论:通过随访,约有10%的患者磨玻璃结节消失,还有一部分病人的磨玻璃结节变小,只有1%为肺腺癌。给我们的启示:磨玻璃结节不一定都是肺癌,就算是肺癌,磨玻璃结节也是一种惰性癌,会长得很慢。还有一种长期存在没有消失和缩小的磨玻璃结节,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搞清它背后的真实原因。

研究二:

2016年Kakinuma R在《JTO》再次发文,这次是一个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就发现:纯的磨玻璃结节如果>10mm,这个GGO在今后的5年内增大的概率为54%,<10mm今后5年内增长概率为11%。也就是说,缓慢增大的这部分患者绝大多数是早期肺癌,没有增大的患者就属于各种各样的良性疾病。

因此我们想告诉大家:<10mm的磨玻璃结节可以有充足的观察随访时间和外科处理的窗口期,不必急于请医生开刀!就算是10mm的磨玻璃结节也不可能一发现就是10mm,一定也是从很小的时候长起来的,长到10mm甚至再大一点时候再开刀对预后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可以一年后再去复查。

研究三:

陈海泉教授在今年刚刚发表了有关肺小结节处理流程的文章,结论是:发现了小结节,尤其是纯的磨玻璃结节,可以4-6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再进行随访。因为这个结节有可能是炎症造成,过段时间随访就会发现减小或者是消失了。

如果通过随访一直存在的结节,有可能就是一个很早期的肺癌,但有的结节可能观察随访3年5年甚至10年才会长大,而且在观察随访期间不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前面的节目我们也提到:磨玻璃结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早期肺癌,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它的生物学行为是惰性的。如果长在肺中央,可能需要切掉一整片肺叶,术后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在观察随访期间发现它长大了再去切,起码在开刀前这段随访时间里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70岁以上患者通常有糖尿病、冠心病这样的慢性病,其实这个结节可能对他没有生命危险,但如果手术,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并发症。如果是年轻人,更应该找个合适的时间再手术,合适的时间指的不影响你的人生轨迹和职业生涯,因为有的磨玻璃结节在安全期内手术,并不会影响您活到老头老太太。

总之,千万不要一发现磨玻璃结节就急着把它切了!我们不希望看到您那么早就带上“肺癌患者”的帽子,该留的留,该切的切!既然磨玻璃结节如此惰性,可我们查出来又都这么恐慌,我家里也没有肺癌患者,我也不抽烟,体检当中的低剂量CT还有必要做吗?肺癌的非高危人群到底该怎么查?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法律声明】本栏目为TopMD原创,版权归出品方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期节目为医学科普目的,不可代替医生的面诊,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 Top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