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自然界中哪一对夫妻最具悲剧色彩,那么一定非螳螂莫属,雌螳螂在繁衍完成之后会吃掉雄螳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对于很多80后的小伙伴来说,这一知识的来源就是小时候一部著名的动画片“黑猫警长”了。

雄性一成亲就丧命,雌性一成亲就守寡,难道螳螂的婚姻注定只能是一场悲剧吗?雌螳螂在繁衍完成之后会吃掉雄螳螂,而雄螳螂也甘心被雌螳螂吃掉,这一切是真的吗?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实验室中,都是真实发生的,但与我们所知的有所不同。首先,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行为并不是在繁衍完成之后才发生的,除非雌螳螂在繁衍完成之后才察觉到这一切。一般而言,雌螳螂会在繁衍过程中把雄螳螂吃掉。如此这般,螳螂家族还如何繁衍呢?不用担心,这并不会影响到种族的延续。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过程是从头部开始的,而这并不会影响到繁衍行为的继续进行。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当昆虫失去头部之后,并不会像其它动物那样立刻死亡,身体仍然能够继续活动,甚至能够存活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昆虫的神经结构与其它动物大不相同,并不是由一个统一的大脑进行指挥。

在昆虫的身上遍布着神经节,每一个神经节都独立控制着它周围的身体器官,比如位于胸部的神经节就控制着昆虫的爬行以及飞行。所以失去头部的雄螳螂并不会立刻死亡,仍然可以完成繁衍行为,直至最终被雌螳螂全部吃掉。另一个认知误区是,雄螳螂并不是心甘情愿被雌螳螂吃掉的,它只是没有办法。第一,雄螳螂的力量远不如雌性。

在螳螂家族中,雌螳螂通常体型壮硕、战力凶悍,而雄螳螂往往体格娇小,所以如果一只雌螳螂想要猎杀一只雄螳螂,那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第二,雌螳螂会主动分泌一种激素,使得繁衍过程中的雄螳螂出现麻痹,所以只能束手就擒。雌螳螂可能吃掉雄螳螂,这是一个事实,但却不是必然的。雌螳螂之所以会吃掉雄螳螂,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就是饿。因为饥饿,所以饥不择食,只能选择吃掉雄螳螂来补充营养。螳螂是昆虫界最好的猎手,所以往往不会处于食物匮乏的境地,所以在自然界中很少有雌螳螂会因为饥饿而吃掉雄螳螂。然而实验室中的螳螂通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在繁衍过程中吃掉雄螳螂的情况非常常见。有研究人员特意做过实验,当一只雌螳螂5天以上没有进食的时候,只要一看到雄螳螂,不由分说就会直接吃掉,根本没有后面的故事。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受到了刺激。

先恋爱、后结婚,这是幸福婚姻的准则,而这一准则同样适用于螳螂家族。如果一只雄性螳螂没有征得雌性螳螂的同意,就直接开始繁衍过程,那么十有八九是会被受到刺激的雌螳螂吃掉的。

那么怎样才能征得雌螳螂的同意呢?恋爱从来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螳螂家族也是如此,雄螳螂如果想要消除雌螳螂的杀心,避免雌螳螂在繁衍过程中受到刺激,就必须要在繁衍开始之前举行极其复杂的求偶仪式,这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如果稍有偷工减料、仓促上阵,那么结局必然是命丧当场。根据现有的实验室研究资料显示,在完整举行了求偶仪式之后,还没有一起雌性螳螂吃掉雄性螳螂的案例发生。

先吃饱、再恋爱,最后再走入婚姻的殿堂,这是雄螳螂能够安然抱得美人归的基本路数。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捷径呢?

凡事总是有捷径的,我们说了,如果雌螳螂没有吃饱或者雄螳螂没有征得雌螳螂的同意,那么十有八九雄螳螂会在繁衍过程中丧命,那么还有一两成的活命机会是从何而来的呢?很简单,跑得快。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如果雄螳螂动作迅速,能够在雌螳螂察觉之前完成繁衍的全部过程,并溜之大吉,那么就能够省去之前一切的繁琐过程,不过这样做风险很大,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根据野外观察资料显示,自然界中有很多雄性螳螂会选择走捷径,而在实验室中,雄螳螂一般都能安分守己完成复杂的求偶仪式,看来自然界的诱惑实在太多,而在实验室的封闭空间之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sunmonarch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