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很久以前,西海还只是个很小的泉,有一天二郎神和孙悟空在西海边上打了一架,在焦灼打斗之中二郎神竟一不小心,将镇在泉中的泉眼上的石板掀开了,一瞬的功夫,西海就已变成了一片汪洋。孙悟空见大事不妙,赶紧抓起了附近的一座小山,扔在泉眼上,这才停止了不断扩张的西海。二郎神一看孙悟空本事竟然如此之大,吓得弃剑而逃,此后二郎剑便永远的留在了西海边。所以现在我们沿着青海湖环一圈,你会发现远观湖面,有酷似一把长剑,突出的狭长的陆地堤岸,直指湖中央。在古籍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南岸一堤,阔仅百步,北亘数十里,直奔海腹而没,名为海带”(杨应琚,1954)。

图1 二郎剑景区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青海湖的成因可以追述到距今20-200万年,那个时候青海湖还是一个与黄河水系相连的淡水湖泊,在地壳运动作用下,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即低洼地方不断注入河水。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青海湖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农业、牧业上更是有较大影响力。很多人对青海湖的印象就是它优美的景色,蔚蓝的湖水与大海无异,甚至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

有好奇的游客在欣赏这美丽的湖面风景时会忍不住,走进湖边捧一小捧水,浅尝一口,然后发出湖水竟然是咸水的感慨。为什么内陆的湖水竟然会是咸水呢?大家不禁产生了疑惑。以前青海湖最开始形成的时候还是淡水湖,但因其地处高原地区,气候较干,且光照十分充足,湖区常有大风,水分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大,所以导致湖内盐的浓度增大,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了咸水湖。

前一段时间笔者在青海湖一郎剑景区旅游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景象。青海湖近岸部分被分成了好多块状的小湖,一块块的小湖看起来特别像是要被当地居民划分出来,用作修建小池塘之类。带着好奇向当地的居民进行了询问,居民的解释为是政府为保护青海湖水域,想尽量减少人类生活对青海湖环境的污染。而实施的一个有点类似于放牧业上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政策,所以导致这些年来平均湖岸线也退了接近4-5米。

青海湖是否是因为人类对其影响,才需要进行这样的保护措施呢?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近几年研究有关青海湖水位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论文,得到了以下的一些结论:青海湖地处半干旱高原地区,是以降水为主的内陆水域。由于气候长期干暖化,接受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较大,且风速较大,使得湖域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包含地下径流补给),即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其在降水方面上入不敷出,这就造成了湖水水位的下降。人类生活对湖水资源虽然也有影响,但仅占很小的一部分,青海湖主要遭受的还是“天灾”(所处自然气候环境影响)。因水源补给不足,湖水水位下降,使得其流域内湖泊的湖面逐步退缩。湖面退缩,又不断分离出新的子湖,除原有子湖尕海和耳海外,1980年前后又新分离出两个较大的子湖——沙岛湖和海晏湖(马福印,2002)。又有些朋友认为既然湖水水位下降,那青海湖的湖面面积大小是否也受到了波及?但据观测数据的显示,青海湖的面积并没有减少,而是扩大,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这得力于政府对青海湖的有力保护,但湖水水位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水文观测数据,1908 -2000年的92年间下降了11.7米,年均下降12.7厘米,累计亏水量148.13亿立方米,湖水面积减少了301.6平方公里(杨应琚,1954)。有关专家甚至夸张而形象地说,近50年来,青海湖平均每年就要消失掉一个杭州西湖的湖水面积。甚至还有推测,未来可能再无青海湖。

青海湖由于所处位置气温上升,导致蒸发量随气温的变暖而增高。而水位下降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湖面退缩后湖底泥沙沉积暴露,这变成了湖区风沙的重要来源。水位下降同时还对青海湖周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是水位下降导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大,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海湖体内水域和沼泽地变为流动沙地;二是青海湖体外水域变为流动沙地;三是青海湖体外其它地类如草地变成潜在沙化土地,灌木林变为固定沙地;四是沙地本身的变化,半固定沙地变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变为半固定沙地(马福印,2002)。另一个是由于青海湖是盐水湖,水位降低将会导致盐类沉积加剧,虽便于进行表层矿物质的开采,但也易造成草场萎缩、周围牧场盐碱化等情况(蒋先锋等,2004)。这严重制约了湖区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水位下降,湖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的失衡,青海湖著名的鸟岛之一的蛋岛已经由20世纪50年代的四面环水变成今天彻底与湖岸相连,鸟岛的鸟类生存环境大为恶化(戴随刚,2006)。

图2 退缩的湖水线

青海湖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个馈赠,今天我们研究分析青海湖水位变化的情况以及其对周边湖区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它优美的风景、动人的传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惬意等所散发的强大的魅力都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但我们不能将它仅局限作为一个景点进行认知,我们更应该思考作为湖泊,它对人类生活中的影响,它的变化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只有善于将理论与实践探知结合在一起,走访游玩之际结合理论知识,不忘思考问题,那才是最好的敬畏自然享受自然馈赠的方式。

文章作者:周舟

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