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奇石地质讲坛】

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突变的主要界面

1. 莫霍面


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A.Mohorovicic)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km深处时,会发生折射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他认为在地壳与地壳下面不同物质之间存在一个分界面。后来,为了纪念发现并确认这个界面的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界面(莫氏面、M界面)(图2)。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层,一般认为,在莫霍面以上物质的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而莫霍面以下物质的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

图1 地震波波速、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特征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地幔 D-外核 E-横波(S) F-纵波(P) H-内核

图2 软流圈位置示意图

2. 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km的上地幔上部,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图2),又称低速带,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见地球内部主要物理性质和圈层划分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km以深;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km以深,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km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在地表以深60~250km至地下1000km之间。这里温度约1300℃,压力有3万个大气压,已接近岩石的熔点,因此形成超铁镁物质的塑性体,在压力的长期作用下,以半黏性状态缓慢流动。板块构造理论的地幔对流运动(岩石圈板块)就是在软流圈之上漂移的。

地球内部主要物理性质和圈层划分表

综合“初步地球参考模型(PREM)、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地质学》(杨孟达,2000)”,略有修改。

3. 古登堡面

1914年古登堡(B.Gutenberg)在对地球内部地震纵波、横波传播速度计算后发现,从莫霍面向下,地震波速继续增大,至2900km深处,纵波速度由13.64km/s急剧下降至8.1km/s,横波速度由7.3km/s突然中止消失,不再向下传播。这一截然的、明显的分界面,称古登堡分界面或古登堡面,这是固态下地幔与液态外地核的分界面。

4. 内外地核界面

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现在科学家则认为是固态结构。外地核深2900km至5120km,内地核深5120km至6371km。如图3所示。

图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来源: 湘潭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