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镇馆之宝,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个身形庞大、体态笨重的平头鸭嘴龙,它是来自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另一个镇馆之宝——巨型山东龙。

大家好,我是巨型山东龙,拉丁文名字是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 Hu。1964年开始,地质工作者先后在山东莱阳、诸城一带发现了很多我们的化石。1972年,科学家从这些化石中挑选、整理之后,把我装架成功。1973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老先生给我命名叫巨型山东龙,是一个新属新种。

巨型山东龙发掘现场(胡承志等,2001)

我的体型特别高大,高约8米,差不多近三层楼高,长约15米,仅化石总重量就超过了2.3吨。

我是鸭嘴龙的一种,嘴宽而且扁,就像鸭子嘴一样。由于头顶部光平无顶饰,所以我是平头鸭嘴龙的典型代表。我有60-63个齿沟,前部没有牙齿的部分齿骨较长。我的前肢短小,后肢粗壮,有一条6米多长的大尾巴。我站立时身体前倾,上肢悬空,两条粗壮的下肢与长尾巴呈“三足鼎立”之势。

巨型山东龙骨架(胡承志等,2001)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

我生活在距今7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因为身体庞大笨重,我不善于奔跑或快步行走,只能在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湖边或者沼泽地带活动。

巨型山东龙复原模型 (图片来源:网络)

巨型山东龙生态复原图(胡承志等,2001)

我是杂食性恐龙,主要以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以及一些显花植物为食,有时也捕捉水中的螺、蚌、鱼、虫等小动物。我也经常会用粗壮的后肢将身体直立去吃高大的植物,如松柏、银杏、苏铁、棕榈以及大量的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等。

中华恐龙园展出的巨型山东龙骨架(摄影:姚俊杰)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

我的正型标本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在三楼展厅可以看到我的一段荐椎,其他部分在常州中华恐龙园展出。我还有个兄弟,它可是山东省地质博物馆的大明星。大家想看我们的话,快来打卡吧!

参考文献:

1. 胡承志, 程政武, 庞其清, 等.巨型山东龙.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2. 董枝明, 尤海鲁, 彭光照. 中国古脊椎动物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策划:周艳、周向科

艺术设计:乐圆

来源: 自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