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期镇馆之宝栏目中,我们认识了长着大牙齿的巨齿兰州龙和有着长脖子的合川马门溪龙。今天呢,我们去认识一个还未出世的恐龙宝宝,它就是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华贝贝龙”恐龙胚胎化石。

“中华贝贝龙”生物形象科学复原图

大家好!我是“中华贝贝龙”,拉丁文名字是“Beibeilong sinensis”;我还有个小名,叫“路易贝贝”。

“中华贝贝龙”化石

“中华贝贝龙”与双层分布、表面清晰可见的4 枚西峡巨型长形蛋化石共生在一起,单个蛋长43cm。标本(含岩石)大小为68cm×47cm×17cm,重78.5公斤。

说起我这个小名,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呢。1993年的时候,人们在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发现了我,不久,我被美国一个私人组织收购,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远渡重洋。后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馆长潘杰夫博士买下了我,并公开展示。1996年,我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五月刊的封面,当时报道我的杂志摄影师叫路易·皮斯霍斯(Louie Psihoyos),于是我就有了个洋名字“路易贝贝”(Baby Louie)。2013年,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我在外漂泊了20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被精心保存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中。直到2017年,我才被正式命名,叫“中华贝贝龙”。

“中华贝贝龙”胚胎想象图

我属于兽脚类恐龙,生活在距今8600万年左右,是窃蛋龙的一种。我身长118厘米,科学家伯伯预测我成年后身长可以达到8米,将会是目前发现的窃蛋龙中最大的一种。但不幸的是,我在即将破壳出生的时候遭遇了灭顶之灾,我向右侧卧、蜷缩着自己小小的身子,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静静地躺在那里。

“中华贝贝龙”成年个体想象图

科学家伯伯说,我是目前发现孵化最彻底、发育最全、保存完好,也是最大的胚胎化石。我将为研究恐龙的灭绝、孵化、演化,恐龙蛋如何保留到现在等未解之谜,提供珍贵的科学信息。

你想来看看小小的我吗,等疫情结束后,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吧。

资料提供: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策划:周艳

编辑:周向科

来源: 自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