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伯荣、张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

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一提到“枣”,人们就会想到“红枣”。

红枣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据史料记载,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考古学家从新郑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枣核化石证明,枣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

和红枣同属鼠李科(Rhamnaceae)的还有枳属的“拐枣”,学名枳犋(Hoveniaacerba Lindl.)。古今它有许多雅号:蜜屈律、木蜜、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万寿果、金钩子、梨枣、枸、鸡爪梨、臭杞子等。其药用价值最早见于《唐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味甘、性平、无毒,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同蜂蜜”,其果实可食。

还有柿树科(Ebenaceac),柿属 (Diospyros)的乔木“黑枣”,学名是君迁子(Diospyros Iotus Linn)。

姓“沙”的“枣”也有两类植物,即沙枣和沙拐枣。既然姓“沙”,肯定与沙漠有关。这两类植物都是在沙漠地区分布的,不过并不是一个科,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隶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而沙拐枣归蓼科(Polygonaceae)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共有20多种。


沙拐枣(徐雁龙 摄)

沙拐枣属都是木本灌木。其中大多为小灌木,也有几种为大灌木,能长到四五米高,如乔木状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从“乔木状”的名字,就可以想像它如大树一样的身姿。

沙拐枣(徐雁龙 摄)

沙拐枣名为“枣”,实际上是不能吃的,之所以被称为“枣”是形容它的果实像枣一样结满在树枝上。

其实,它的果实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果实的形态就分成了几派:一类是翅果派,它的果实外缘长了四片棱状的“翅膀”,乔木状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五叶沙拐枣、红秆沙拐枣等都属这一派;一类是刺果派,在果实外长满了刺毛,费尔干纳沙拐枣、红果沙拐枣等属于这一派;一类是囊果派,果实包在薄薄的膜中,像挂满了串串小灯笼,如灯笼状沙拐枣。翅果、囊果,都是种子在微风下就能吹到远处,而刺果则能吸附到人、畜身上带至远方。这些形态的果实,都是为了生命的传播,可见它们的煞费苦心了。

沙拐枣的名字很有讲究,“枣”是形容果实,“拐”则是枝条七拧八拐的形态,“沙”则是它们的生境。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能对它们的形态、生境猜个八九不离十。


沙拐枣(徐雁龙 摄)

沙拐枣对沙漠环境的适应还有几个特点:

一是它基本没有叶片,叶子缩小成托叶状包裹在枝条的节间,使枝条节间很短,拐来拐去,使它们有了“拐枣”之名。叶子变形后,光合作用的功能转交给了当年的新枝,新枝是绿色的,也有叶绿细胞,可以执行同化作用功能,这种绿色新枝也叫“营养枝”或“同化枝”。

二是它的根系很发达,主根可深至3米以下,水平根系分布在浅地表,可伸长至二三十米,也就是一株沙拐枣常占领有几十、几百平方米的面积,保证了植株的水分供应,在有水分的条件时,水平根上也能萌发出新枝来。

大灌木的沙拐枣都有很强的生长势,生根、发芽、生长都很快,在沙地水分条件好时,一年就能长高两三米,当年即能发挥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而且在大风沙条件下,其“水涨船高”的生长速度远超过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顶上傲然屹立,绿枝飘扬,似乎在嘲笑风沙。


沙拐枣(徐雁龙 摄)

因此,人们选用它作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在沙拐枣林地中,上百万株沙拐枣,以不同的果实形态、先后的结果期、大量的果实,从4月到6月,在沙漠中形成特殊、美丽的景观,吸引大量游人前往观赏。人们在赞赏沙拐枣防风固沙能力的同时,也得到了莫大的眼目享受,沙漠的壮美让人们惊叹和流连。

事实上,关于沙拐枣的科学研究也一直在默默进行中,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收集了沙拐枣种质19种,群落建园不同景观的沙拐枣园区有3个,并建立了大面积沙拐枣防风固沙示范样板区500亩。今年5月8日,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开展了以“观拐枣•品桑果•体验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名园名花展。旨在深度挖掘荒漠植物之美,传播新疆丝绸之路文明。

来源: 科学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