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各种心态变化和情绪困扰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疫情期间,民众心理问题如何积极疏导?病患心理危机怎样有效干预?病亡者家属心理哀伤如何帮助修复?权威心理学家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呼吁战“疫”心理服务、心理治疗需要细化管理和分层分类实施,“心药医心病”也必须“对症下药”。
感染病人:心理康复与病情密切相关
“病人心理状态和所患疾病是连到一块的。”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汪新建表示,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服务时,要针对病人具体病情状况和病程特点,开展分层和细化研究,然后提供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帮助病人心理逐渐康复。
中国科协全国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研究员强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一些症状和感受跟心理状态关系比较大,病人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治疗和病情发展。所以,病人的心理干预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就开始介入,不管是方舱医院还是定点收治医院,在救治过程中加入专业心理治疗服务,既有助于病人医治,也有利于其治愈出院后心理康复方面的延续。“这次抗击疫情的医疗队,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关注和开展了一些心理工作,在现有人员条件下,非常值得肯定,并且非常有必要加强”。
他认为,新冠肺炎病人心理疏导要分为治疗过程中和治愈出院后两个阶段分层实施,第一阶段是心理治疗辅助病情救治,第二阶段则是回归社会心理状态的不断调适。
隔离民众:要积极平衡社会功能
高文斌指出,受疫情防控影响,长时间被隔离的民众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病人密切接触或所在社区发生疫情被隔离在家或到定点区域集中隔离,另一类则是没有发生疫情但因严格防控需要而居家隔离,这两类隔离人群相对而言都是处于生活状态而非接受治疗,但长时间居家或定点隔离会对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与支持,包括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家庭生活方面等调整,也就是需要在隔离环境下平衡个体的社会功能。
“平衡社会功能,这里边的一个相对学术的背景,就是我们讲隔离之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剥夺,简单讲就是人的社会关系被剥夺了,长时间的社会剥夺会出现很多新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高文斌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加强隔离民众平衡社会功能的心理服务,也要分类和区别对待。
在汪新建看来,与病人和病亡者家属群体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相比,居家或定点隔离的普通民众的心理疏导“做起来相对就比较简单”,这个工作经过一些训练的志愿者就可以开展,包括通过多种形式与隔离民众沟通、交流、倾听,帮助他们解除孤独、忧郁、焦虑等。
哀伤修复:需要心理危机干预
汪新建表示,针对疫情病亡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心理专业上称之为哀伤修复或哀伤辅导,这方面需要非常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他指出,哀伤修复在不超过半年时间内完成,这属于正常的一个过程。通过专业心理干预,帮助病亡者家属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度过哀伤期、不让哀伤进入超过半年的延长期很重要,如果出现延长性哀伤,则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心理干预和辅导,尽早帮助完成哀伤修复。
“这次疫情有多少个病故病例,就差不多影响到多少个家庭。”高文斌认为,对于这些家庭中病亡者家属需要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干预对象中有一部分既是病故者家属又是感染病人的双重身份,更加需要加强专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他提醒,对病故者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更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为固定干预对象持续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帮助他们在居丧的心理反应周期内建立可信任的、稳定的心理支持连接,尽快完成哀伤心理修复。根据目前情况,这个工作周期一般建议持续三个月至半年,后续可视情再开展相应回访、评估等工作。
“术业有专攻,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汪新建还特别指出,这次疫情发生后,有些地方出现各种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一哄而上的现象,这方面需要引起警惕,因为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就跟医院有内科、外科、传染科等科室一样,心理援助也需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灾情特点细化管理,“对症下药”开展相应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因此,中国亟需加强心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应对后续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储备心理建设资源。(完)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