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是根据“军地一体作战”理论发展的一种单级固体陆基机动发射的多用途地对地战术导弹,作为军一级支援武器系统,用于攻击敌方100~150千米纵深目标,即攻击敌第二梯队装甲集群、地对地导弹发射基地、指挥中心、桥梁、前沿机场和跑道、防空导弹基地、前沿战区的武器装备供应站和加油站、部队集结地等目标。从技术上看属美第四代战术弹道导弹,起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突击破坏者”计划,经过一系列变迁,于1985年8月正式命名为“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即ATACMS。
▲ ATACMS导弹发射瞬间
ATACMS系列导弹基本尺寸如下,弹长3.96米,弹径0.6米,弹重1158~1498千克,最大射程为110~150千米,命中精度为50米左右。服役时间为1991年1月,主要用来替代“长矛”导弹打击前线纵深目标,先后发展了Block1、Block1A、Block2、Block2A、Block3(后称为钻地型ATACMS-P)和Block4型(整体战斗部型),形成了6个弹种系列。
▲ 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不同发展型号,注:Guidance:Inertial——制导:惯性制导;Quantity Produced——生产数量;Expenditures——使用消耗;Desert Storm——“沙漠风暴”行动;OIF——“伊拉克自由”行动;GPS Aided——GPS辅助;OEF——“持久自由”行动
虽然形成了6个弹种系列,但在子弹头方面又有不同。总体上,子母弹型使用了M39型战斗部,整体式弹头使用了M48或M57型战斗部。其中,M57型配用经改进的FMU-161/B三模引信(触发/延期/近炸),能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对目标实施攻击。子母型ATACMS主要用于打击人员、装甲集群等面目标,精度在150米左右。
▲ ATACMS BLOCK I型战术弹道导弹撒布多用途子弹药
整体式弹头主要用于精确打击指挥所和掩体工事等坚固目标,精度在9米以内。导弹射程为70-300千米,可攻击敌战役纵深的装甲集群、后勤补给运输线、弹药库、导弹阵地、炮兵阵地、指挥通信中心、交通枢纽、机场、桥梁、港口等目标。ATACMS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均获为得了良好的实战效果。
▲ ATACMS导弹系统采用的MGM-140导弹
为什么导弹的射程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在上述导弹中,Block1和Block2均为该型号的标准型,射程在140~165千米之间。Block1A和Block2A是通过减少子弹头的数量或弹头的整体重量来提高射程。例如,Block1A就是将M39型战斗部中M74子弹头数量从950个减少到275个,从而将射程提高到了300千米。
▲ 三种不同型号ATACMS导弹的结果示意图,可以看出美军也采用了不同的编号
▲ HIMARS在白沙导弹实验场发射ATACMS战术导弹
由于性能优良,除美军外,巴林、希腊、韩国和沙特也装备购买了ATACMS导弹。
▲ 韩国试射ATACMS导弹
来源: 《兵器知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