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给你解答完。

最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经气溶胶形式传播,而气溶胶有多么可怕”之类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蝌蚪君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这个气溶胶的相关知识。

344401.jpg

344402.jpg

相关传言

图自微信

Q:

气溶胶是什么?

A:

气溶胶是一种物理形态,其概念脱胎于胶体。

往水里加点糖,糖会溶解,变成液体的一部分;用肥皂水浸泡小孩的玩具,不管泡多久玩具都不会化到水里。介乎二者之间的,就是胶体。比如墨水,里面的颜料颗粒既不会溶解到水中,又因为尺寸较小、能够较为稳定地悬浮在水里。

与此相似,如果一种颗粒尺寸较小、可以较为稳定地在空气中悬浮,就可以形成气溶胶。换句话说,气溶胶没有改变病毒的根本属性,消毒剂仍然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Q:

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A:

理论上,所有呼吸道传染病和相当一部分血液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比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严家新老师曾经撰文,在实验室内,连狂犬病都有气溶胶传播的例子。

当然,理论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病毒的致病能力取决于病毒的数量。在实验室环境内,病毒的浓度可以设置得非常高,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不可能遇到高浓度的气溶胶病毒,而现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更符合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特征。“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说法,目前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344403.jpg

官方回应

图自中国政府网

344405.jpg

专家回应

图自微博

Q:

哪些情况会产生气溶胶?

A:

理论上,咳嗽、打喷嚏可以产生气溶胶。

咳嗽咳出的飞沫,有的尺寸大,如果没有直接命中易感人群,便会落到地上;有的尺寸较小可以短暂在空气中悬浮,进而失去水分,只剩下病毒和蛋白质构成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尺寸更加小(通常小于5微米),因而能够较为稳定地在空气中悬浮,形成气溶胶。

实际上,从年前开始,各大权威机构便反复讲正确的咳嗽方式,要求我们咳嗽时对准肘部或者用纸巾遮掩口鼻,再加上现在不戴口罩寸步难行,飞沫要么落到肘部衣服上,要么被纸巾、口罩挡住,几乎不会产生气溶胶。真正需要小心的是医护人员,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操作有更大可能产生气溶胶。

344406.png

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原则

图自卫建委

Q:

现有的口罩还能用吗?

A: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说法,哪怕N95口罩都未必能保护周全。对于可能接触高密度气溶胶的医护人员,最好用电动空气净化呼吸器。

344407.jpg

电动空气净化呼吸器,图片来源:CDC

不过,仍然是那句话:理论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儿。目前,各地都在严防死守,疑似感染的人群都处于隔离状态,而对抗SARS的经验表明,飞沫、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因此,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用普通外科口罩预防一下飞沫、及时清洁双手即可,把医用防护口罩和更好的设备,留给医护人员吧。

Q:

我就是不放心……该怎么办?

A:

可以理解,也不用着急,办法总是有的。

第一,可以在家门与客厅之间划定一个区域,不管谁进门,先让他在这里洗手、脱下外套。同时,对这个区域加强消毒。

第二,合格的下水道、马桶都会留一点水封堵管道,不用担心病毒往上跑。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水袋封堵地漏、盖上马桶盖子再冲水、用消毒剂擦一擦马桶圈。不过需要注意,堵住地漏可能导致水流不畅,进而滋生细菌和霉菌。

第三,加强通风。可以根据家里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气道。比方说,选择一个窗户作为出风口,放一台强力电风扇,其他窗户作为进风口,正常打开。这样一来,空气会从外界进入室内、接着被风扇抽出,哪怕室内有气溶胶,也能稀释到不致病的程度。

344408.jpg

344409.jpg

专家回应

图自新华社

第四,如前所说,小飞沫失去水分变成由病毒和蛋白质构成的核心,才有可能形成气溶胶,那么,只要适度加湿,让空气中的水分增加,就能有效避免气溶胶的形成与传播。

第五,对于鞋子、衣物,原有的消毒方案仍然有效。只是需要注意,酒精属于易燃物品,尽量不要往衣物表面大量喷涂。

参考文献:

【1】 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_卫生_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3/content_5471857.htm. 见于 2020年2月9日.

【2】CDC - NIOSH - Respirator Fact Sheet -Understanding Respiratory Protection Against SARS. 2020年2月4日,https://www.cdc.gov/niosh/npptl/topics/respirators/factsheets/respsars.html.

【3】Tellier, Raymond, 等. 《Recognition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ACommentary》.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卷 19, 期 1, 2019年12月, 页 101. DOI.org (Crossref),doi:10.1186/s12879-019-3707-y.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等.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and Pandemic-Prone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HO Guidelines. 2014. OpenWorldCat,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12656/1/9789241507134_eng.pdf?ua=1.

copyright20170210.jpg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