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行为状况,为抗击疫情过程中心理建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开展了抗击疫情期间心理建设问卷调查,使用互联网工具对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众开展线上调查,第一阶段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31日至2月2日,现就基本调查内容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579份,26-45岁的中青年群体是接受调查者的主体,占总数的61.52%;70.17%的受调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性别、婚姻与地域分布情况见下图。
调查数据显示出近期公众抗击疫情心理建设的一些有关特点。
1.哪些新闻信息带来的情绪影响最强?——正能量TOP1:全国医务人员和解放军支援武汉最振奋人心
调查结果显示,来自疫情一线的信息最受关注,其中“医护人员、军队进驻武汉抗击疫情(59.59%)”、“专家表示疫情拐点即将出现(58.01%)”与“疫情期间出现治愈案例(53.01%)”是给受调者带来积极情绪(振奋、欣慰、希望感等)最强的TOP3事件。相反,受调者对“明星为疫情捐款”与“企业为疫情捐款”两项选择最低,分别仅有2.53%与4.5%的受调者选择。慈善和公益活动当然也是正能量,但能引发人们最强情感反应的无疑是来自疫情一线官兵和医护人员的专业行为和奉献精神。
在疫情期间,公众的消极情绪也极易被诱发。产生愤怒、悲伤、无助等消极情绪最多的事件也较为突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疫情消息被隐瞒(58.77%)”、“商家哄抬物价,趁机发‘国难财’(51.99%)”、“政府相关负责人对疫情‘一问三不知’(47.5%)”。
2.宽于律己,严以待人?——七成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公共场合戴口罩”
72.22%的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减少外出,不聚会”,认为身边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仅有31.59%;同时,76.02%的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公共场合戴口罩”,让同一批受调者评价身边人时,这一比例降到了39.94%。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受调者对自己各项健康管理行为的完成情况评价均高于对身边人完成情况的评价。
3.“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成为首选积极应对方式
抗击疫情期间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缓解焦虑等情绪,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四位的应对方式依次是“投身于帮助他人的行动”、“不停地刷各种新闻资讯”、“频繁地看疫情相关的视频”与“专注于感兴趣的是以忘却疫情”。结合具体情况帮助他人,成为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社会最强音!
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囤积口罩、消毒液等生活用品”,更偏爱“找人聊天以减轻对疫情的恐慌”、更“经常转发疫情相关信息”。
横坐标为5点式量表的评分,1为完全不符合,2为比较不符合,3为一般,4为比较符合,5为非常符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黑和制作防疫顺口溜成为自我解压和抱团应对疫情的重要方式。“是否有亲友在湖北省”成为疫情应对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亲友在湖北省的受调者更倾向于“用编/转发/浏览段子的方法缓解冲突或不快”、“找人聊天以减轻对疫情的恐慌”,同时,更喜欢“经常转发疫情相关信息”。
4.知道不如做到!——参与疫情防治行动会增强理性认知和信心
疫情期间,许多民众喜欢频繁浏览疫情信息以了解疫情进展。然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刷得越频繁,在“我认为疫情应该向我要的方向发展,否则我就难以忍受”、“我认为政府必须完全控制住疫情发展,否则就是无能”等条目上的得分越高。这提示或许过分关注疫情消息并不能缓解内心不安,反而会强化对疫情的绝对化信念,这可能与对未来预期的过分担心、悲观情绪有关。新媒体时代,这一点值得继续跟踪研究。
同时,是否直接参与了疫情防治相关工作是影响受调者情绪与疫情认知的重要因素,疫情防治相关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我对不久的将来感觉到很悲观”与“我认为疫情应该向我要的方向发展,否则我就难以忍受”两项上的得分低于非参与者,这表明疫情防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更不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而且对疫情的发展持有更理性的态度,这可能与直接参与疫情防治会增强个体的价值感、自我控制感有关。
以上是本次调查的部分结果,心理建设调查还将按计划分阶段继续开展,打赢战“疫”是每个人的战斗,建设好我们的心理环境也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请大家关注心理建设,心动不如行动!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
2020.2.3
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
内容来自: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